首页 > 诗词

槐花

行宫门外陌铜驼,两畔分栽此最多。欲到清秋近时节,


争开金蕊向关河。层楼寄恨飘珠箔,骏马怜香撼玉珂。


愁杀江湖随计者,年年为尔剩奔波。

姑苏杂咏 五坞山五首 白云坞

云开见山家,云合失山路。


闻语知有人,欲寻已迷误。

过海虞

吴下琴川古有名,放舟落日偶经行。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


齐女墓荒秋草色,言公家在旧琴声。我来正值中秋夜,一路哦诗看月明。

岁晚

月映林塘静,风含笑语凉。


俯窥怜绿净,小立伫幽香。


携幼寻新菂,扶衰坐野航。


延缘久未已,岁晚惜流光。

山雨

一夜满林星月白,且无云气亦无雷。


平明忽见溪流急,知是他山落雨来。

城上(一作空城)

草满巴西绿,空城白日长。风吹花片片,春动水茫茫。
八骏随天子,群臣从武皇。遥闻出巡守,早晚遍遐荒。

白马篇

白马金贝装,横行辽水傍。问是谁家子,宿卫羽林郎。

文犀六属铠,宝剑七星光。山虚弓响彻,地迥角声长。

宛河推勇气,陇蜀擅威强。轮台受降七,高阙剪名王。

射熊入飞观,校猎下长杨。英名欺卫霍,智策蔑平良。

岛夷时失礼,卉服犯边疆。徵兵集蓟北,轻骑出渔阳。

进军随日晕,挑战逐星芒。阵移龙势动,营开虎翼张。

冲冠入死地,攘臂越金汤。尘飞战鼓急,风交征旆扬。

转斗平华地,追奔扫大方。本持身许国,况复武功彰。

会令千载后,流誉满旗常。

落日怅望

昧旦多纷喧,日晏未遑舍。
落日余清阴,高枕东窗下。
寒槐渐如束,秋菊行当把。
借问此何时,凉风怀朔马。
已伤归暮客,复思离居者。
情嗜幸非多,案牍偏为寡。
既乏琅邪政,方憩洛阳社。

咏史

金粉东南十五州,万重恩怨属名流。
牢盆狎客操全算,团扇才人踞上游。
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
田横五百人安在,难道归来尽列侯?

游黄檗山

长望竟何极,闽云连越边。


南州饶奇怪,赤县多灵仙。


金峰各亏日,铜石共临天。


阳岫照鸾采,阴溪喷龙泉。


残杌千代木,廧崒万古烟。


禽鸣丹壁上,猿啸青崖间。


秦皇慕隐沦,汉武愿长年。


皆负雄豪威,弃剑为名山。


况我葵藿志,松木横眼前。


所若同远好,临风载悠然。

早秋与诸子登虢州西亭观眺

亭高出鸟外,客到与云齐。


树点千家小,天围万岭低。


残虹挂陕北,急雨过关西。


酒榼缘青壁,瓜田傍绿溪。


微官何足道,爱客且相携。


唯有乡园处,依依望不迷。

于易水送人 / 于易水送别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宿王屋天坛

星斗半沉苍翠色,红霞远照海涛分。


折松晓拂天坛雪,投简寒窥玉洞云。


绝顶醮回人不见,深林磐度鸟应闻。


未知谁与传金箓,独向仙祠拜老君。

赠同游

此来风雨后,已觉减年华。若待皆无事,应难更有花。


管弦临夜急,榆柳向江斜。且莫看归路,同须醉酒家。

赠黎安二生序

  赵郡苏轼,余之同年友也。自蜀以书至京师遗余,称蜀之士,曰黎生、安生者。既而黎生携其文数十万言,安生携其文亦数千言,辱以顾余。读其文,诚闳壮隽伟,善反复驰骋,穷尽事理;而其材力之放纵,若不可极者也。二生固可谓魁奇特起之士,而苏君固可谓善知人者也。


  顷之,黎生补江陵府司法参军。将行,请予言以为赠。余曰:「余之知生,既得之于心矣,乃将以言相求于外邪?」黎生曰:「生与安生之学于斯文,里之人皆笑以为迂阔。今求子之言,盖将解惑于里人。」余闻之,自顾而笑。


  夫世之迂阔,孰有甚于予乎?知信乎古,而不知合乎世;知志乎道,而不知同乎俗。此余所以困于今而不自知也。世之迂阔,孰有甚于予乎?今生之迂,特以文不近俗,迂之小者耳,患为笑于里之人。若余之迂大矣,使生持吾言而归,且重得罪,庸讵止于笑乎?


  然则若余之于生,将何言哉?谓余之迂为善,则其患若此;谓为不善,则有以合乎世,必违乎古,有以同乎俗,必离乎道矣。生其无急于解里人之惑,则于是焉,必能择而取之。


  遂书以赠二生,并示苏君,以为何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