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拟萧子显春别曲 其二

春风戏蝶一庭花,落日聚雀空城麦。半床敝帐掩朝寒,满镜新愁减钗泽。


贞志宁忘陌上桑,同心共指西陵柏。

题全家福

爸笑妈随女扯书,一家三口乐安居。


济南山水充名士,篮里猫球盆里鱼。

示诸生三首 其二

人人有路透长安,坦坦平平一直看。尽道圣贤须有秘,翻嫌易简却求难。


只从孝弟为尧舜,莫把辞章学柳韩。不信自家原具足,请君随事反身观。

西江第一楼诗 其三

重屋临江此日登,风光满眼感怀增。好山一带同今古,胜地千年几废兴。

已乏文章追吏部,且无德化继中丞。凭高恨不生双翼,飞傍红云捧日升。

峡江道中暮色

晓山南国丽,中月复冬深。轻露还蒸麓,幽花尚满林。

北风千叠浪,西崦半帆阴。何似湘江路,常悬魏阙心。

过石门

麦田下种稻田乾,秋尽江南亦未寒。
水净风微船牵慢,莼花蕰草尽堪看。

九日登长城关楼

危楼百尺跨长城,雉堞秋高气肃清。
绝塞平川开堑垒,排空斥堠扬旗旌。
已闻胡出河南境,不用兵屯细柳营。
极喜御戎全上策,倚栏长啸晚烟横。

宿池州齐山寺,即杜牧之九日登高处

我来秋浦正逢秋,梦里重来似今游。
风月不供诗酒债,江山长管古今愁。
谪仙狂饮颠吟寺,小杜倡情冶思楼。
问着州民浑不识,齐山依今俯寒流。

齐州送祖三 / 河上送赵仙舟 / 淇上别赵仙舟

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
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
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
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

西过渭州见渭水思秦川

渭水东流去,何时到雍州?
凭添两行泪,寄向故园流。

采桑子·彭浪矶

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万里烟尘。回首中原泪满巾。
碧山对晚汀洲冷,枫叶芦根。日落波平。愁损辞乡去国人。

奉和随王殿下诗十六首 其一

高秋夜方静,神居肃且深。閒阶途广露,凉宇澄月阴。


婵娟影池竹,疏芜散风林。渊情协爽节,咏言兴德音。


暗道空已积,干直愧蓬心。

石鼻城

平时战国今无在,陌上征夫自不闲。


北客初来试新险,蜀人従此送残山。


独穿暗月朦胧里,愁渡奔河苍茫间。


渐入西南风景变,道边修竹水潺潺。

秋夜曲

明月深穿辘轳井,蕉梧戍削藏石影。


房帷萤火入还出,绡被轻围明玉冷。

地震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刻,地大震。余适客稷下,方与表兄李笃之对烛饮。忽闻有声如雷,自东南来,向西北去。众骇异,不解其故。俄而几案摆簸,酒杯倾覆;屋梁椽柱,错折有声。相顾失色。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趋出。见楼阁房舍,仆而复起;墙倾屋塌之声,与儿啼女号,喧如鼎沸。


  人眩晕不能立,坐地上,随地转侧。河水倾泼丈余,鸡鸣犬吠满城中。逾一时许,始稍定。视街上,则男女裸聚,竞相告语,并忘其未衣也。后闻某处井倾仄,不可汲;某家楼台南北易向;栖霞山裂;沂水陷穴,广数亩。此真非常之奇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