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明代的诗集134856条

兰亭诗

散豁情志畅,尘缨忽已捐。仰咏挹馀芳,怡情味重渊。

嘉兴留别诸友

春波门外上春船,春涨葡萄绿浸天。
共君细细酌篷底,西望落日横孤烟。
倚篷横玉彻三弄,飞花谁遣回风送。
须臾月出光满座,杯光滟滟金波动。
美人相逢良不多,美景岂可成蹉跎。
为欢未久又为别,空劳春梦落春波。

走笔寄甘健斋转张曲江明府

甘子壁上诗,慨然想见君有奇。甘子避世东墙下,君数顾之何所为。

其日示我一长篇,上传山西巡抚忠襄蔡公贤。后有论赞三百言,睢阳之烈千示传。

张君传如韩退之,附载中军应都司。凛凛南八好男儿,方伯名与许远齐。

更有宁武周将军,阖门战死无孑遗。感公遗书自愤发,愧死贺兰不出师。

是时蔡公奉旨已解任,力战十日,城破自经三立祠。

劳瘠身轻不得死,时盛乃脱铁甲加公衣。归家手杀子与妻,再拜尸前经树枝。

门皂厮养二十余,祠前树下尸累累。我同林子读至是,默然无声泪雨垂。

吏部曰公用人侵我吏,台省曰公儒者不可使。国是日非士解体,传中一一详其事。

乃知张君不独爱忠臣,能见大计有如此。我翻案上书,明季遗闻多删除。

林子拍案大叫绝,何人今能为此说。甘子拱手君莫疑,此亦张君之所为。

朝出城西门,甘子送我乘桴行。江风飒飒吹白蘋,石濑回薄溅衣巾。

悔于南丰不识君。

春日晓妆(丁卯,十二岁)

揽镜晓风清,双蛾岂画成。
簪花初欲罢,柳外正莺声。

石上青松百尺长,松花落涧水生香。丁宁樵斧休戕伐,留待他年作栋梁。

北人食菱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非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白洋潮

  故事,三江看潮,实无潮看。午后喧传曰:“今年暗涨潮。”岁岁如之。


  庚辰八月,吊朱恒岳少师至白洋,陈章侯、祁世培同席。海塘上呼看潮,余遄往,章侯、世培踵至。


  立塘上,见潮头一线,从海宁而来,直奔塘上。稍近,则隐隐露白,如驱千百群小鹅擘翼惊飞。渐近,喷沫溅花,蹴起如百万雪狮,蔽江而下,怒雷鞭之,万首镞镞,无敢后先。再近,则飓风逼之,势欲拍岸而上。看者辟易,走避塘下。潮到塘,尽力一礴,水击射,溅起数丈,著面皆湿。旋卷而右,龟山一挡,轰怒非常,炝碎龙湫,半空雪舞。看之惊眩,坐半日,颜始定。


  先辈言:浙江潮头,自龛、赭两山漱激而起。白洋在两山外,潮头更大,何耶?

春日游慧山

闲抚溪边石,坐谈竹下门。


残霞不作雨,远水欲浮村。

镜光石

团团峰顶石,作镜自谁何。拭岂须人力,悬常藉女萝。


冷光侵日月,清影映山河。终古无昏蚀,都凭岁月磨。

次戴双湖子陵高长句

子陵高,高于山,深于水,竿头一丝缕,力能回挽两汉之清风。


羊裘蒙茸不为贱,麟阁嵯峨安足崇。君臣义分本鱼水,朋友意气犹云龙。


富春之田可以饱我腹,桐江之水可以洁我衷。客星入座犯天子,物色想像由良工。


古人有至论,仕者乃为通。唐尧世远荣禄驰,剩见此老巢由同。


吾闻七里滩前利名路,纷纷冠盖时相逢。低头顿足不敢蹑崖岸,上有子陵先生一亩烟霞宫。


光华高出日月上,气节直与乾坤终。君不见汉家宫阙芜已尽,寒云蔓草迷秋宫。


子陵钓台至今在,伟哉万古真英雄,呜呼伟哉万古真英雄。

箫杖

五音刳节过眉裁,七尺连枝九窍开。筇干固非韶乐具,紫鸾聊假化龙材。


停吹夜月歌桃竹,倦倚春风奏落梅。年少风情衰老伴,扶持还想凤凰台。

治平寺

治平禅寺此重临,风景无殊昔与今。日映鲸波环宝地,洲联鹭渚曜珠林。


古藤绕壁连僧舍,老树迎风起梵音。塔纪慈恩遗事在,胜游谁继杜陵吟。

与尹推府

匣内青锋磨砺久,连舟航海斩妖魑。


笑看风浪迷天地,静拨盘针定夏夷。


渊隐虬龙惊阵跃,汉飞牛斗避锋移。


捷书驰报承明主,沧海而今波不澌。

秦公邀赏芍药 其一

妙手何人簇绛纱,平台惊见数枝斜。梁家园里无遗种,吏部庭前得好花。


量浅莫将深盏酌,眼昏犹用密帘遮。诗中近侍非公论,谁说唐人是作家。

过高邮湖二首 其二

湖云漠漠雨濛濛,夫少牵长恼柁公。人事逆时天偶顺,蒲帆刚遇北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