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南北朝的诗集7767条

赠刘南郡委连诗

宴游忽永。


心期靡悔。


代历四朝。


年踰十载。


朋居缱绻。


余违尔诲。


岂独秋兰。


结言为佩。

送沈记室夜别

桂水澄夜氛,楚山清晓云。


秋风两乡怨,秋月千里分。


寒枝宁共采,霜猿行独闻。


扪萝正意我,折桂方思君。

从籍田应衡阳王教作诗 其四

苍玉临圭璧,青坛躬帝籍。冒橛乃三推,齐衡均百辟。

兰场俨芝驾,桂圃芳瑶席。山禽韵管弦,野兽和钟石。

从军行

朔方烽火照甘泉,长安飞将出祁连。
犀渠玉剑良家子,白马金羁侠少年。
平明偃月屯右地,薄暮鱼丽逐左贤。
谷中石虎经衔箭,山上金人曾祭天。
天涯一去无穷已,蓟门迢递三千里。
朝见马岭黄沙合,夕望龙城阵云起。
庭中奇树已堪攀,塞外征人殊未还。
白雪初下天山外,浮云直向五原间。
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
流水本自断人肠,坚冰旧来伤马骨。
边庭节物与华异,冬霰秋霜春不歇。
长风萧萧渡水来,归雁连连映天没。
从军行,军行万里出龙庭,单于渭桥今已拜,将军何处觅功名。

出郡传舍哭范仆射诗 其一

平生礼数绝,式瞻在国桢。一朝万化尽,犹我故人情。

待时属兴运,王佐俟民英。结欢三十载,生死一交情。

携手遁衰孽,接景事休明。运阻衡言俟,时泰玉阶平。

浚冲得茂彦,夫子值狂生。伊人有泾渭,非余扬浊清。

将乖不忍别,欲以遣离情。不忍一辰意,千龄万恨生。

北伐诗

季父鉴祸先,辛生识机始。崇替非无徵,兴废要有以。


自昔沦中畿,倏焉盈百祀。不睹南云阴,但见胡尘起。


乱极治方形,涂泰由积否。方欲涤遗氛,矧乃秽边鄙。


眷言悼斯民,纳隍良在己。逝将振宏罗,一麾同文轨。


时乎岂再来,河清难久俟。骀驷安局步,骐骥志千里。


梁傅畜义心,伊相抱深耻。赏契将谁寄,要之二三子。


无令齐晋朝,取愧邹鲁士。

饮马长城窟行

征马入他乡,山花此夜光。离群嘶向影,因风屡动香。


月色含城暗,秋声杂塞长。何以酬天子,马革报疆场。

和孔中丞雪里梅花诗

水泉犹未动,庭树已先知。翻光同雪舞,落素混冰池。


今春竞时发,犹是昔年枝。唯有长憔悴,对镜不能窥。

赠范晔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于座应令咏梨花诗

玉垒称津润,金谷咏芳菲。讵匹龙楼下,素蕊映华扉。

杂雨疑霰落,因风似蝶飞。岂不怜飘坠,愿入九重闱。

八关斋夜赋四城门更作四首 其一 第一赋韵东城门病

伏枕爱危光,痾缠生易折。无因雪岸草,虑反

从军行

辽东烽火照甘泉,蓟北亭障接燕然。水冻菖蒲未生节,关寒榆荚不成钱。

法乐辞 其十一

峻宇临层穹,苕苕疏远风。腾芳清汉里,响梵高云中。

金华纷苒若,琼树郁青葱。贞心延净境,邃业嗣天宫。

赠内诗

日暮想清阳,蹑履出椒房。网虫生锦荐,游尘掩玉床。


不见可怜影,空馀黼帐香。彼美情多乐,挟瑟坐高堂。


岂忘离忧者,向隅心独伤。聊因一书札,以代九回肠。

张衡传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玑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