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南北朝的诗集7767条

和刘中书仙诗二首 其二

殊庭不可及,风熛多异色。霞衣不待缝,云锦不须织。

晚出新亭

大江一浩荡,离悲足几重。
潮落犹如盖,云昏不作峰。
远戍唯闻鼓,寒山但见松。
九十方称半,归途讵有踪。

五洲夜发诗

夜江雾里阔,新月迥中明。
溜船惟识火,惊凫但听声。
劳者时歌榜,愁人数问更。

别范安成诗

生平少年日,分手易前期。及尔同衰暮,非复别离时。


勿言一樽酒,明日难重持。梦中不识路,何以慰相思。

答徐侍中为人赠妇诗

丈夫吐然诺,受命本遗家。糟糠且弃置,蓬首乱如麻。

侧闻洛阳客,金盖翼高车。谒帝时来下,光景不可奢。

幽房一洞启,二八尽芳华。罗裙盖长短,翠鬓无低斜。

长眉横玉脸,皓腕卷轻纱。俱看依井蝶,共取落檐花。

何言征戍苦,抱膝空咨嗟。

七夕穿针诗

缕乱恐风来,衫轻羞指现。故穿双眼针,特缝合欢扇。

北戍琅邪城诗

驱马一连翩,日下情不息。芳树似佳人,惆怅余何极。


薄暮苦羁愁,终朝伤旅食。丈夫许人世,安得顾心臆。


按剑勿复言,谁能耕与织。

有所思

长门与长信,忧思并难任。洞房明月下,空庭绿草深。

怨歌裁洁素,能赋受黄金。复闻隔湘水,犹言限桂林。

凄凄日已暮,谁见此时心。

咏竹火笼诗

结根终南下。
防露复披云。
虽为九华扇。
聊可涤炎氛。
安能偶狐白。
鹤夘织成文。
覆持鸳鸯被。
百和吐氛氲。
忽为纤手用。
岁暮待罗裙。

梁鼓吹曲 石首局

石首局。


北墉墐。


新堞严。


东垒峻。


共表里。


遥相镇。


矢未飞。


鼓方振。


竞衔璧。


并舆榇。


酒池扰。


象廊震。


同伐谋。


兼善陈。


辟应和。


扫煨烬。


剪庶恶。


靡余胤。

杂体诗 谢临川灵运游山

江海经邅回。


山峤备盈缺。


灵境信淹留。


赏心非徒设。


平明登云峰。


杳与庐霍绝。


碧障长周流。


金潭恒澄彻。


洞林带晨霞。


石壁映初晰。


乳窦既滴沥。


丹井复寥深。


嵓{山/咢}转奇秀。


崟岑还相蔽。


赤玉隐瑶溪。


云锦被沙汭。


夜闻猩猩啼。


朝见鼯鼯鼠逝。


南中气候暖。


朱华凌白雪。


幸游建德乡观奇经禹穴。


身名竟谁辨。


国史终磨灭。


且泛桂水潮。


映月游海澨。


摄生贵处顺。


将为智者说。

今日乐相乐

绮殿文雅遒。
玳筵欢趣密。
郑态逶迤舞。
齐弦窈窕瑟。
金罍送缥觞。
玉井沈朱实。
愿此北堂宴。
长奉南山日。

上已华光殿诗

于维盛世即轩妫。


朝酆宴镐复在斯。


朝光灼烁映兰池。


春风婉转入细枝。


时莺顾慕声合离。


轻波微动漾羽巵。


河宗海若生蛟螭。


浮梁径度跨回漪。


朱颜始洽景将移。


安得壮士驻奔曦。

入摄山栖霞寺诗

小序壬寅年十月十八日。
入摄山栖霞寺。
登岸极峭。
颇畅怀抱。
至德元年癸卯十月二十六日。
又再游此寺。
布法司施菩萨戒。
甲辰年十月二十五日。
奉送金像还山。
限以时务。
不得恣情淹留。
乙巳年十一月十六日。
更获拜礼。
仍停山中宿。
永夜留连。
栖神悚听。
但交臂不停。
薪指俄谢。
率制此篇。
以记即目。
俾后来赏来。
知余山志。
凈心抱冰雪。
暮齿逼桑榆。
太息波川迅。
悲哉人世拘。
岁华皆采获。
冬晚共严枯。
濯流济八水。
开襟入四衢。
兹山灵妙合。
当与天地俱。
石濑乍深浅。
崖烟递有无。
缺碑横古隧。
盘木卧荒涂。
行行备履历。
步步辚威纡。
高僧迹共远。
胜地心相符。
樵隐各有得。
丹青独不渝。
遗风伫芳桂。
比德喻生刍。
寄言长往客。
凄然伤鄙夫。

八咏诗 岁暮愍衰草

愍衰草。


衰草无容色。


憔悴荒径中。


寒荄不可识。


昔时兮春日。


昔日兮春风。


含华兮佩实。


垂绿兮散红。


氛氲鳷鹊右。


照耀望仙东。


送归顾慕泣淇水。


嘉客淹留怀上宫。


岩陬兮海岸。


冰多兮霰积。


烂熳兮客根。


攒幽兮寓隙。


布绵密于寒皋。


吐纤疏于危石。


既惆怅于君子。


倍伤心于行役。


露缟枝于初旦。


霜红天于始夕。


雕芳卉之九衢。


霣灵茅之三脊。


风急崤道难。


秋至客衣单。


既伤檐下菊。


复悲池上兰。


飘落逐风尽。


方知岁早寒。


流萤暗明烛。


雁声断纔续。


萎绝长信宫。


芜秽丹墀曲。


霜夺茎上紫。


风销叶中绿。


山变兮青薇。


水折兮黄苇。


秋鸿兮疎引。


寒鸟兮聚飞。


径荒寒草合。


桐长旧岩围。


园庭渐芜没。


霜露日沾衣。


愿逐晨征鸟。


薄暮共西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