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南北朝的诗集7767条

夜听妓诗二首 其一

琼闺钏响闻,瑶席芳尘满。要取洛阳人,共命江南管。


情多舞态迟,意倾歌弄缓。知君密见亲,寸心传玉碗。

和李司

纯阳实久亢,云汉乃昭回。临河沈璧玉,夹道画龙媒。


离光初绕电,震气始乘雷。海童还碣石,神女向阳台。


云逐鱼鳞起,渠随龙骨开。崩沙杂水去,卧树拥槎来。


嘉苗双合颖,熟稻再含胎。属此欣膏露,逢君摛掞才。


愧乏琼将玖,无酬美且偲。

明君词

玉艳光瑶质,金钿婉黛红。一去葡萄观,长别披香宫。


秋檐照汉月,愁帐入胡风。妙工偏见诋,无由情恨通。

和王内史从驾狩诗

冬狩出离宫。


还过猎武功。


涧横偏碍马。


山虚绝响弓。


更嬴承落鴈。


韩卢鬬蛰熊。


犹开三面网。


谁肯一山重。

从驾观讲武诗

校战出长杨。


兵栏入鬬场。


置阵横云起。


开营鴈翼张。


门嫌磁石碍。


马畏铁菱伤。


龙渊触牛斗。


繁弱骇天狼。


落星奔骥騄。


浮云上骕骦。


急风吹战鼓。


高尘拥贝装。


骇猿时落木。


惊鸿屡断行。


树寒条更直。


山枯菊转芳。


豹略推全胜。


龙图揖所长。


小臣欣寓目。


还知奉会昌。

杂体诗 古离别

小序夫楚谣汉风。


既非一骨。


魏制晋造。


固亦二体。


譬犹蓝朱成彩。


杂错之变无穷。


宫角为音。


靡曼之态不极。


故蛾眉讵同貌。


而俱动于魄。


芳草宁共气。


而皆悦于魂。


不期然欤。


至于世之诸贤。


各滞所迷。


莫不论甘而忌辛。


好丹而非素。


岂所谓通方广恕。


好远兼爱者哉。


乃及公干、仲宣之论。


家有曲直。


安仁、士衡之评。


人立矫抗。


况复殊于此者乎。


又贵远贱近。


人之常情。


重耳轻目。


俗之恒蔽。


是以邯郸托曲于李奇。


士季假论于嗣宗。


此其效也。


然五言之兴。


谅非敻古。


但关西邺下。


既已罕同。


河外江南。


颇为异法。


故玄黄经纬之辨。


金碧浮沉之殊。


仆以为亦各具美兼善而已。


今作三十首诗。


斅其文体。


虽不足品藻渊流。


庶亦无乖商搉云尔。


远与君别者。


乃至雁门关。


黄云蔽千里。


游子何时还。


送君如昨日。


檐前露已团。


不惜蕙草晚。


所悲道里寒。


君在天一涯。


妾身长别离。


愿一见颜色。


不及其琼树枝。


菟丝及水萍。


所寄终不移。

入关故人别诗

百年馀古树,千里暗黄尘。关山行就近,相看成远人。

登石门最高顶诗

晨策寻绝壁。


夕息在山栖。


疏峰抗高馆。


对岭临回溪。


长林罗户穴。


积石拥阶基。


连岩觉路塞。


密竹使径迷。


来人忘新术。


去子惑故蹊。


活活夕流驶。


噭噭夜猿啼。


沉冥岂别理。


守道自不携。


心契九秋{韩韦=余}。


目翫三春荑。


居常以待终。


处顺故安排。


惜无同怀客。


共登嘣铺荨

过白岸亭诗

拂衣遵沙垣。


缓步入蓬屋。


近涧涓密石。


远山映疏木。


空翠难强名。


渔钓易为曲。


援萝临青崖。


春心自相属。


交交止栩黄。


呦呦食萍鹿。


伤彼人百哀。


嘉尔承筐乐。


荣悴迭去来。


穷通成休慽。


未若长疏散。


万事恒抱朴。

入东道路诗

整驾辞金门,命旅惟诘朝。怀居顾归云,指途溯行飙。


属值清明节,荣华感和韶。陵隰繁绿杞,墟囿粲红桃。


鷕鷕翚方雊,纤纤麦垂苗。隐轸邑里密,缅邈江海辽。


满目皆古事,心赏贵所高。鲁连谢千金,延州权去朝。


行路既经见,愿言寄吟谣。

赠柳真阳诗

王孙清且贵,筑室芙蓉池。罗生君子树,杂种女贞枝。


南窗帖云母,北户映琉璃。衔书辘轳凤,坐水玉盘螭。


朝衣茱萸锦,夜覆葡萄卮。联翩骖赤兔,窈窕驾青骊。


龙泉甚鸣利,如何独不知。

隋王鼓吹曲十首 其十 泛水曲

玉露沾翠叶,金凤鸣素枝。罢游平乐苑,泛鹢昆明池。


旌旗散容裔,箫管吹参差。日晚厌遵渚,采菱赠清漪。


百年如流水,寸心宁共知。

落日怅望诗

昧旦多纷喧,日晏未遑舍。落日馀清阴,高枕东窗下。


寒槐渐如束,秋菊行当把。借问此何时,凉风怀朔马。


已伤慕归客,复思离居者。情嗜幸非多,案牍偏为寡。


既乏琅琊政,方憩洛阳社。

奉和竟陵王同沈右率过刘先生墓诗

嘉树因枝条,琢玉良可宝。若人陵曲台,垂帷茂渊道。


善诱宗学原,鸣钟霁幽抱。仁焉徂宛洛,清徽夜何早。


岁晚结松阴,平原乱秋草。不有至言扬,终滞西山老。

白帝 其一

帝说于兑。执矩固司藏。百川收潦。精景应金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