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清代的诗集64714条

蝶恋花•落拓

身是暮春风里絮。浮蚁呼卢,到便牵留住。弦索笙箫声乱处。

一围红袖争诗句。

以客为家家似寓。偶尔来家,收拾閒情绪。阿妇惊疑前致语。

问郎何不归家去。

滴滴金 四月廿九,谢志邸莲舫主人见惠鲜枇杷

初晴快雨垂帘坐。忽朱邸、颁珍果。案头细细自开封,是枇杷些个。

清芬滋味黄金颗。慢奇擎、莫教破。不尝此味已多年,谢主人怜我。

登泰山记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

子茂薄君自兰泉送余至凉州且赋七律四章赠行次韵奉答 其一

弃璞何须惜卞和,门庭转喜雀堪罗。频搔白发惭衰病,犹剩丹心耐折磨。


忆昔逢君怜宦薄,而今依旧患才多。鸾凰枳棘无栖处,七载磋跎奈尔何!

鹊桥仙·吉祥草花

残脂一簇,蔫红一串,缀得秋容忒小。苔阶风雨见无人,随意做、閒花幽草。


娇难插鬓,香难喷鼻,羞比紫萸朱蓼。祇因些子事关心,借好谶、墙阴亲拗。

题黄韵珊孝廉桃溪雪传奇后 其一

曾向秦台泣凤皇,红颜碧葬更悽凉。春风写入黄荃笔,卅里坑边土尚香。

双鹅篇

在昔新河有奇士,登春其名氏宋氏。苦吟未老头先白,落拓辞家走千里。


辞家南去江陵城,中有鹅池池水清。却爱湖湘归不得,狎鹅自号鹅池生。


一身失路悲无与,朝看鹅来暮鹅去。衡霍峰多烟雾深,青山谁知埋骨处。


劫火沧桑几百春,忽逢王宰有心人。痛哭怜才求故迹,草玄亭没空荆榛。


酹酒招魂向原隰,阴风飒飒筵前入。刻石记里表姓名,突有双鹅碑上立。


鹅来相依不暂离,署中还凿天鹅池,无情有情谁得知。


君不见玉楼应召人姓李,天上真仙皆才子。文章有气诗有神,宁随时数为生死。


海翁有意逗精灵,特遣双鹅报知己。

更漏子九首 其五

倦研朱,思蜡屐,帘外远山横碧。风日好,闭门难,秋寻指顾间。


倚双林,听万籁,又见花开金界。萧寺近,暮云凉,回舟一水香。

望远山

云气束四山,山势各崭绝。狮象争向背,巨灵手亲裂。


阴崖不可窥,中有秦汉雪。

宿野庙

众响渐已寂,虫于佛面飞。


半窗关夜雨,四壁挂僧衣。

病中呓语九首 其九

张弛由来道似弓,聊将数语示儿童。又有二百馀年事,都入衰翁一梦中。

台湾竹枝词 其二十

风味初尝到竹蛏,江瑶应与共功名。豆芽琐琐徒纤薄,菉笋开厨试蚌羹。

江行杂诗

试登大别观荆鄂,何似君山俯洞庭。如束估帆三楚至,无穷征雁六朝听。


大江东去风月白,春色南来天地青。何事悲歌更怀古,乾坤元气是吾形。

龙泉关

燕晋分疆处,雄关控上游。
地寒峰障日,天近鹗横秋。
虎护千年树,人披六月裘。
夜来风不止,严鼓出谯楼。

金陵秋兴八首次草堂韵

杂虏横戈倒载斜,依然南斗是中华。金陵旧识秦淮气,云汉新通博望槎。

黑水游魂啼草地,白山战鬼哭胡笳。十年老眼重磨洗,坐看江豚蹴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