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清代的诗集64714条

送何编修绍基典试黔中兼怀俞刺史汝本

何侯论诗若断律,四十贤人谨存黜。因知相士犹勘诗,讵厌沈苛求缜密?


天识髯胡双眼碧,驱之穷碞采琪璧。八千里路星轺行,绵竹青霜烂襜帟。


朱云轮囷垂火方,玉屏夜淬芙蓉铓。荆山沅树递秋色,眼穿雁末黎峨苍。


其阴狼洞极葱郁,神雷所宅多宝藏。雄晶漆黑石英紫,九节奚数平垣菖?


绛节仙人忽来驻,藻衣下窣明月珰。灵猿振毳华雀翔,献歌呈舞欢难量。


仰看银汉夕无滓,奎宫龙气联氐房。持衡幸遇昌明世,力为穷荒扫文翳。


斩秽当如麻峡麻,选味应同荔波荔。夙闻平月钤南交,八寨军防壮犄势。


颇求捆史浩睥览,揭我千秋寸心蔽。长飙捩隼高难追,为尔攀舆一惉懘。


故人近作独山吏,诗笔剸蛟有奇气。十所梦隔天柱遥,片字曾无去鸿寄。


苹堂宴座如相逢,道燮于今犹侘傺。吁嗟乎,拾芝何必投华嵩,撷珊何必浮瀛蓬?


古来乌撒产蹯

望西山

太行千里脉,叠嶂拥关门。一雁分秋色,双雕落晓痕。


回峰沈日影,飞瀑洗云根。望望空归去,幽奇好细论。

钱塘观潮

海色雨中开,涛飞江上台。声驱千骑疾,气卷万山来。

绝岸愁倾覆,轻舟故溯洄。鸱夷有遗恨,终古使人哀。

登泰山记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

相见欢·秋风吹到江村

秋风吹到江村,正黄昏,寂寞梧桐夜雨不开门。


一叶落,数声角,断羁魂,明日试看衣袂有啼痕。

本事诗十首·选二

乌舍凌波肌似雪,亲持红叶索题诗。


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


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


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

伊江杂诗 其六

有鸟能知气,飞从两地分。冬来同白雪,春至似乌云。


星月还栖树,风霜自乐群。防边依圣世,真不愧鸦军。

法曲献仙音 简徐虎侯

鳞杳通波,雁沉苍影,愁对碧罗天暮。早又凄凉,兔华圆了,最忆南湖俦侣。


算游倦,西泠水,门掩橘春雨。


冷枫舞。遍横塘、新添红点,应念我、旧日露桡停处。


潜采草堂西,问梧桐、吹绿何许。散卓霜镔,定消磨、冻石无数。


约重寻梅里,醉倚暗香千树。

杨柳城头光渐黑,公家悬

八声甘州 题机影图

抚婴倪儋耳路八千,襁负怎归来。只苍头黄犬,般散趯跳,水阻山挨。


觅得浮家暂伏,蓬筚隐城隈。夜绩何时歇,灯烬频催。


郑重青毡故物,听书声乍绩,杼影长陪。说劬劳往事,风木有余哀。


莫更提、万钟五鼎,念家山、鹤影一徘徊。泷冈表,何时磨泐,照耀珠崖。

金缕曲

寂寞閒门闭。又天涯、岁华如此,旅怀孤寄。姹燕娇莺前日事,依旧空阶络纬。


更著甚,管弦清脆。薜荔丛深猿狖啸,料灵均、应恨歌山鬼。


还禁得,几憔悴。


海山烟树苍茫里。自成连、刺船归后,果移情未。白眼看天星与月,但见楼台弹指。


问高处、阑干谁倚。漫遣钿筝移玉柱,铸相思、枉负黄金泪。


听嘹亮,雁声起。

满庭芳 篝灯夜坐,忽闻清歌,坠欢枨触,渺兮馀怀也

风露高寒,蛩螀怨抑,夜阑人倚灯篝。暗尘惊落,何处发清讴。


已是潘郎老去,青衫在、鬓减花羞。十年恨,无端枨触,肠断旧风流。


风流弹指处,画中人远,梦里春柔。料记曲当时,红豆还留。


倩取窥帘淡月,悲欢事、一例全句。霜华重,丁丁漏水,银箭咽潜虬。

明妃

汉帝惜艳色,明妃出后宫。曲中留哀怨,横塞诗人胸。


茑萝随蔓引,性本异贞松。众口不瑕疵,多怜所遇穷。


若使太孙见,安知非女戎。昭阳为祸水,岂让倾城容。

读《五代史》杂咏三十九首 其十一

郭门高竟负恩私,楼上先将一矢遗。余骨焚时烦乐器,果然终始不相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