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何编修绍基典试黔中兼怀俞刺史汝本
何侯论诗若断律,四十贤人谨存黜。因知相士犹勘诗,讵厌沈苛求缜密?
天识髯胡双眼碧,驱之穷碞采琪璧。八千里路星轺行,绵竹青霜烂襜帟。
朱云轮囷垂火方,玉屏夜淬芙蓉铓。荆山沅树递秋色,眼穿雁末黎峨苍。
其阴狼洞极葱郁,神雷所宅多宝藏。雄晶漆黑石英紫,九节奚数平垣菖?
绛节仙人忽来驻,藻衣下窣明月珰。灵猿振毳华雀翔,献歌呈舞欢难量。
仰看银汉夕无滓,奎宫龙气联氐房。持衡幸遇昌明世,力为穷荒扫文翳。
斩秽当如麻峡麻,选味应同荔波荔。夙闻平月钤南交,八寨军防壮犄势。
颇求捆史浩睥览,揭我千秋寸心蔽。长飙捩隼高难追,为尔攀舆一惉懘。
故人近作独山吏,诗笔剸蛟有奇气。十所梦隔天柱遥,片字曾无去鸿寄。
苹堂宴座如相逢,道燮于今犹侘傺。吁嗟乎,拾芝何必投华嵩,撷珊何必浮瀛蓬?
古来乌撒产蹯
登泰山记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
法曲献仙音 简徐虎侯
鳞杳通波,雁沉苍影,愁对碧罗天暮。早又凄凉,兔华圆了,最忆南湖俦侣。
算游倦,西泠水,门掩橘春雨。
冷枫舞。遍横塘、新添红点,应念我、旧日露桡停处。
潜采草堂西,问梧桐、吹绿何许。散卓霜镔,定消磨、冻石无数。
约重寻梅里,醉倚暗香千树。
满庭芳 篝灯夜坐,忽闻清歌,坠欢枨触,渺兮馀怀也
风露高寒,蛩螀怨抑,夜阑人倚灯篝。暗尘惊落,何处发清讴。
已是潘郎老去,青衫在、鬓减花羞。十年恨,无端枨触,肠断旧风流。
风流弹指处,画中人远,梦里春柔。料记曲当时,红豆还留。
倩取窥帘淡月,悲欢事、一例全句。霜华重,丁丁漏水,银箭咽潜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