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清代的诗集64714条

望太湖用东坡海市歌韵

汪洋万顷连高空,名都环拱湖当中。重重叠嶂插天起,千堆雪卷翻蛟宫。


具区胜概擅六合,使我得句难为工。登高纵目发豪兴,直欲散发骑苍龙。


苍龙潭底眠未醒,狎鸥且共忘机翁。矶头兀坐忘岁月,云气开阖心增雄。


囊中风月收不尽,何哉迂士悲途穷。但知银屋波光好,不问金阙春光融。


羊裘典去换美酒,何须厚糈过千钟。潜虬起舞怒涛涌,伏波战鼓初镕铜。


冲波一叶疾于驶,腹满稳使蒲帆风。

不寐

春来愁易觉,况值雨侵帷。运蹇孤名早,心闲怪梦迟。


柝延将尽夜,镫了未安诗。渐老豪情减,闻鸡总不知。

天津喜陈仲鸾同年相过

种树风烟长,移花岁月深。稍添春烂漫,浑忘老侵寻。


阅世成流水,何时返故林。便开松菊径,共葆雪霜心。

留春

留春无计送春回,泥饮何须婪尾杯。长日暗移新节序,绿阴深护旧楼台。


几番风信吹桐乳,一夜雷声迸竹胎。睡起关心无别事,卷帘好待燕归来。

秋怀用东坡韵 其一

秋风有寒意,所忧在农时。苦雨日以至,吴棉摧可悲。


藤轩积阴黯,湿晕生书帷。老干若梯磴,静夜腾鼪狸。


可怜双鹊来,不敢栖虬枝。腐草知多少,为萤争飞追。


微明亟自炫,遑计霜雪期。霜雪岂有择,无为长嗟咨。


木叶倏已脱,松柏彫总迟。

六榕寺有怀坡公作次南城师韵

秋云覆地古刹荒,寺门一榜鸾凤翔。眉山正气何堂堂,千载翰墨留清香。


当时谗人正高张,群飞刺天蔽太阳。贝锦潜织巧异常,党人碑首司马光。


公也远投蛟蜃乡,慷慨度海鼍为梁。乃心无日忘庙廊,矫如劲柏含秋霜。


陶诗柳集壮行装,朝云叔党慰凄凉。餐霞卧月南斗旁,脱屣富贵如毫芒。


念公蚤岁厄舒王,南来祸始蔡与章。坎坷百折气弥昌,泉源万斛无尽藏。


魑魅逢迎又何妨,罗浮天半同青苍。

寄李侍御余三同年

骢马乘来四载馀,京华处处避幡旟。饱闻圣主求言诏,未见诸臣《谏猎书》。


岂是阳城方简默,不劳永叔代踌躇。老生局外多私计,勿使吾曹望或虚。

登数峰阁

数峰古阁面江湖,难浣先臣血泪枯。白走胥涛吞百越,青排楚塞入三吴。


新亭旧恨迷芳渚,夜月春枝冷鹧鸪。此去孝陵松柏路,凭高西望已模糊。

长亭怨慢

正三月、落花飞絮。岁岁魂销,绿波南浦。剩有红笺,断肠留得断肠句。


一江春水,量不尽、情如许。欲别更徘徊,但泪眼、盈盈相觑。


日暮。纵归舟不远,已抵万重云树。无眠强睡,怕辜负、翠衾分与。


想别后、独自归来,对罗帐、凄凉谁语。只两地相思,挑尽一灯疏雨。

筑普济堂成述怀七首 其七

子云为仁方,能事近取譬。由近推至远,于人庶有济。


杜陵怀广厦,筑基方寸地。下有将伯呼,上有皇风被。


四者咸来归,讵非宣圣意。吁嗟兮斯堂,临汝者上帝。

敦煌署中作

古人作吏重爱民,今人作吏先患贫。爱民患贫不两立,聚敛何如有盗臣。


官取诸民民取士,此中应识民艰苦。半丝半粒悉脂膏,视此岂容为过取。


我闻国计关民生,民能一心成坚城!矧是太平亲民吏,曷不慎守贻令名。

高阳台 其一 残雪,用叔夏韵

鸳瓦犹明,猊炉欲烬,野桥凄断渔船。能几时留,尖风勒过残年。


飘尘掩尽晶莹质,傍墙阴、攒簇堪怜。却依然。沟水流澌,禁树笼烟。


当初散漫天花舞,尽粉妆绮阁,玉甃银川。淡月而今,垂光不到楼边。


遥山晴望时明灭,噤余寒、倚醉无眠。更开帘。尚印飞鸿,莫冻啼鹃。

题聆风簃集

闽诗虽稍后,盛始宋南渡。于赣同诗风,比接述骚赋。


作家十数辈,堂堂一州聚。秋岳性情正,济以学养素。


赡辞工且速,记问入镕铸。石遗序君集,誉君亦吾誉。


吾诗岂及君,稍资困学助。偶然称古贤,岂自标家数。


诵古罕有获,溢分吾增怍。平生遣有涯,徒假文字故。


读书靡所用,与世宜异趣。诣君聆风簃,心焉默有悟。


行间慎加墨,窃恐点窜误。佩君一生言,砥流不枝牾。

田宝应县舟行夜抵淮安

午发白田浦,夜抵淮阴城。川途广且修,榜人锐兼程。


前以百丈牵,上有孤帆横。不识所经路,惟闻风水声。


黯黯残月白,淰淰寒云生。人语出烟樾,篝火深丛明。


紞如戍楼鼓,壮哉湖防兵。宇内正多事,此地能宵行。


疮痍会扫荡,四海期升平。

扬州怀古二首 其二

十斛流萤耿夜光,无愁天子下雷塘。于今废苑埋荒草,随意青青过短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