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魏晋的诗集3414条

步出夏门行

步出夏门。


东登首阳山。


嗟哉夷叔。


仲尼称贤。


君子退让。


小人争先。


惟斯二子。


于今称传。


林钟受谢。


节改时迁。


日月不居。


谁得久存。


善哉殊复善。


弦歌乐情。


商风夕起。


悲彼秋蝉。


变形易色。


随风东西。


乃眷西顾。


云雾相连。


丹霞蔽日。


彩虹带天。


弱水潺潺。


叶落翩翩。


孤禽失羣。


悲鸣其间。


善哉殊复善。


悲鸣在其间。


朝游清泠。


日暮嗟归。


{?戚}迫日暮。


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


何枝可依。


卒逢风雨。


树折枝摧。


雄来惊雌。


雌独愁栖。


夜失羣侣。


悲鸣徘徊。


芃芃荆棘。


葛生绵绵。


感彼风人。


惆怅自怜。


月盈则冲。


华不再繁。


古来之说。


嗟哉一言。

答赵景猷

导以水柔。
示以火急。
宽猛相济。
孰能企及。
古人难慕。
洪流叵挹。
躯小裁博。
余将焉袭。

九曲歌

岁莫景迈群光绝,安得长绳系白日。

大将军宴会被命作诗

芒芒宇宙。
天地交泰。
王在华堂。
式宴嘉会。
玄晖峻朗。
翠云崇蔼。
冕弁振缨。
藻服垂带。

晦日泛舟应诏诗

轻灰吹上管,落蓂飘下蒂。迟迟春色华,晼晼年光丽。

善哉行 其一

古公亶甫,积德垂仁。


思弘一道,哲王于豳。



太伯仲雍,王德之仁。


行施百世,断发文身。



伯夷叔齐,古之遗贤。


让国不用,饿殂首山。



智哉山甫,相彼宣王。


何用杜伯,累我圣贤。



齐桓之霸,赖得仲父。


后任竖刁,虫流出户。



晏子平仲,积德兼仁。


与世沈德,未必思命。



仲尼之世,主国为君。


随制饮酒,扬波使官。

文赋

  余每观才士之所作,窃有以得其用心。夫放言谴辞,良多变矣,妍蚩好恶,可得而言。每自属文,尤见其情。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故作《文赋》,以述先士之盛藻,因论作文之利害所由,它日殆可谓曲尽其妙。至于操斧伐柯,虽取则不远,若夫随手之变,良难以辞逮。盖所能言者具于此云。


  佇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心懔懔以怀霜,志眇眇而临云。詠世德之骏烈,诵先人之清芬。游文章之林府,嘉丽藻之彬彬。慨投篇而援笔,聊宣之乎斯文。


  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傍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其致也,情曈曨而弥鲜,物昭晰而互进。倾群言之沥液、漱六艺之芳润。浮天渊以安流,濯下泉而潜浸。于是沉辞怫悦,若游鱼衔钩,而出重渊之深;浮藻联翩,若翰鸟婴缴,而坠曾云之峻。收百世之阙文,採千载之遗韻。谢朝华于已披,启夕秀于未振。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然后选义按部,考辞就班。抱景者咸叩,怀响者毕弹。或因枝以振叶,或沿波而讨源。或本隐以之显,或求易而得难。或虎变而兽扰,或龙见而鸟澜。或妥帖而易施,或岨峿而不安。罄澄心以凝思,眇众虑而为言。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始躑躅于燥吻,终流离于濡翰。理扶质以立干,文垂条而结繁。信情貌之不差,故每变而在颜。思涉乐其必笑,方言哀而已叹。或操觚以率尔,或含毫而邈然。


  伊兹事之可乐,固圣贤之可钦。课虚无以责有,叩寂寞而求音。函绵邈于尺素,吐滂沛乎寸心。言恢之而弥广,思按之而逾深。播芳蕤之馥馥,发青条之森森。粲风飞而猋竖,郁云起乎翰林。


  体有万殊,物无一量。纷纭挥霍,形难为状。辞程才以效伎,意司契而为匠。在有无而僶俛,当浅深而不让。虽离方而遯圆,期穷形而尽相。故夫夸目者尚奢,惬心者贵当。言穷者无隘,论达者唯旷。


  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碑披文以相质,诔缠绵而悽怆。铭博约而温润,箴顿挫而清壮。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奏平徹以闲雅,说炜晔而谲诳。虽区分之在兹,亦禁邪而制放。要辞达而理举,故无取乎冗长。


  其为物也多姿,其为体也屡迁;其会意也尚巧,其遣言也贵妍。暨音声之迭代,若五色之相宣。虽逝止之无常,故崎錡而难便。苟达变而相次,犹开流以纳泉;如失机而后会,恒操末以续颠。谬玄黄之秩叙,故淟涊而不鲜。


  或仰逼于先条,或俯侵于后章;或辞害而理比,或言顺而意妨。离之则双美,合之则两伤。考殿最于锱铢,定去留于毫芒;苟铨衡之所裁,固应绳其必当。


  或文繁理富,而意不指适。极无两致,尽不可益。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虽众辞之有条,必待兹而效绩。亮功多而累寡,故取足而不易。


  或藻思綺合,清丽千眠。炳若缛绣,悽若繁絃。必所拟之不殊,乃闇合乎曩篇。虽杼轴于予怀,忧他人之我先。苟伤廉而愆义,亦虽爱而必捐。


  或苕发颖竖,离众绝致;形不可逐,响难为系。块孤立而特峙,非常音之所纬。心牢落而无偶,意徘徊而不能揥。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彼榛楛之勿翦,亦蒙荣于集翠。缀《下里》于《白雪》,吾亦济夫所伟。


  或讬言于短韻,对穷迹而孤兴,俯寂寞而无友,仰寥廓而莫承;譬偏絃之独张,含清唱而靡应。或寄辞于瘁音,徒靡言而弗华,混妍蚩而成体,累良质而为瑕;象下管之偏疾,故虽应而不和。或遗理以存异,徒寻虚以逐微,言寡情而鲜爱,辞浮漂而不归;犹絃么而徽急,故虽和而不悲。或奔放以谐和,务嘈囋而妖冶,徒悦目而偶俗,故高声而曲下;寤《防露》与桑间,又虽悲而不雅。或清虚以婉约,每除烦而去滥,阙大羹之遗味,同朱絃之清氾;虽一唱而三叹,固既雅而不艳。


  若夫丰约之裁,俯仰之形,因宜适变,曲有微情。或言拙而喻巧,或理朴而辞轻;或袭故而弥新,或沿浊而更清;或览之而必察,或研之而后精。譬犹舞者赴节以投袂,歌者应絃而遣声。是盖轮扁所不得言,故亦非华说之所能精。


  普辞条与文律,良余膺之所服。练世情之常尤,识前脩之所淑。虽发于巧心,或受蚩于拙目。彼琼敷与玉藻,若中原之有菽。同橐籥之罔穷,与天地乎并育。虽纷蔼于此世,嗟不盈于予掬。患挈缾之屡空,病昌言之难属。故踸踔于短垣,放庸音以足曲。恒遗恨以终篇,岂怀盈而自足?惧蒙尘于叩缶,顾取笑乎鸣玉。


  若夫应感之会,通塞之纪,来不可遏,去不可止,藏若景灭,行犹响起。方天机之骏利,夫何纷而不理?思风发于胸臆,言泉流于唇齿;纷葳蕤以馺遝,唯豪素之所拟;文徽徽以溢目,音冷冷而盈耳。及其六情底滞,志往神留,兀若枯木,豁若涸流;揽营魂以探赜,顿精爽而自求;理翳翳而愈伏,思轧轧其若抽。是以或竭情而多悔,或率意而寡尤。虽兹物之在我,非余力之所戮。故时抚空怀而自惋,吾未识夫开塞之所由。


  伊兹文之为用,固众理之所因。恢万里而无阂,通亿载而为津。俯殆则于来叶,仰观象乎古人。济文武于将坠,宣风声于不泯。塗无远而不弥,理无微而弗纶。配霑润于云雨,象变化乎鬼神。被金石而德广,流管絃而日新。

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误落 一作:误入)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悲彭城

悲彭城。楚歌四面起。尸积石梁亭。血流睢水里。

赠郑曼季诗四首·高冈

瞻彼高冈,有猗其桐。允也君子,实宝南江。员规启裕,沈矩履方。


泳此明流,清澜川通。陟彼衡林,味其回芳。


馥矣回芳,绸缪中原。祁祁庶类,薄采其芬。栖迟泌丘,容与衡门。


声播东汜,响溢南云。


穆穆阊阖,南端启籥。庶明以庸,帝听式阙。有凤于潜,在林栖翮。


非予之祚,孰与好爵。


幽居玩物,顾景自颐。发愤潜帷,彷佛有思。予美亡此,终然肯来。


企予与言,惟用作诗。

春可乐

春可乐兮。乐孟月之初阳。冰泮涣以微流。土冒橛而解刚。


野晖赫以挥绿。山葱倩以发苍。吉辰兮上戊。明灵兮唯社。


百室兮必集。祈祭兮树下。濯茆兮菹韭。齿蒜兮擗鲊。


缥醪兮浮蚁。交觞兮并坐。气和兮体适。心怡兮志可。


浮盘兮流爵。接饮兮相娱。上禊兮三巳。临川兮荡饮。


回波兮曲沼。夹岸兮道渠。若乃良辰三祖。祈始吉元。


华坛峻□。羽盖幢幡。

拟行行重行行诗

悠悠行迈远。戚戚忧思深。
此思亦何思。思君徽与音。
音徽日夜离。缅邈若飞沈。
王鲔怀河岫。晨风思北林。
游子眇天末。还期不可寻。
惊飙褰反信。归云难寄音。
伫立想万里。沈忧萃我心。
揽衣有余带。循形不盈衿。
去去遗情累。安处抚清琴。

赠傅休奕诗

茕茕独夫,寂寂静处。酒不盈觞,肴不掩俎。厥客伊何,许由巢父。


厥味伊何,玄酒瓠脯。三光飞景,玉衡代迈。龙集甲子,四时成岁。


权舆授代,徐陈荡秽。元服初嘉,万福咸会。赫赫应门,严严朱阙。


群后扬扬,庭燎皙皙。

晋江左宗庙歌十一首 其五 歌中宗元皇帝

运屯百六,天罗解贯。元皇勃兴,网罗江汉。仰齐七政,俯平风乱。

化若风行,泽犹雨散。沦光更耀,金辉复焕。德冠千载,蔚有馀粲。

三月三日应诏诗二首 其二

浩浩白水,泛泛龙舟。皇在灵沼,百辟同游。击棹清歌,鼓枻行酬。


闻乐咸和,具醉斯柔。在昔帝虞,德被遐荒。干戚在庭,苗民来王。


今我哲后,古圣齐芳。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元首既明,股肱惟良。


乐酒今日,君子惟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