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近现代的诗集22750条

城南纵步七首 其四

湖山历历夕阳明,湓浦秋潮壮角声。只是凤鸾漂泊甚,无多馀泪哭苍生。

焦山放歌

补天馀石堕江水,一矗江中一江侧。侧为北固四焦山,虎踞狮蹲互龉龁。


逆吞岷峨西泻万里之奔涛,俯瞰千岁长蛟巨鱼之窟宅。


乾坤龙战几兴废,江山形势今犹昔。十载徒牵京口车,今朝始作焦山客。


焦山何所有,竹少多荆棘。兰若高崔巍,比丘肥且硕。


索观周鼎瘗鹤铭,酬资未厌色不怿。自持龙袍玉带新贵之题名,哓哓向人夸古迹。


微哂出寺门,攀跻缘峭壁。挂杖峰头发长啸,山鸣谷应水波立。


摩空鹰隼争高骞,弄波鸥鸟纷出没。洪涛浩荡翻金光,远浦苍苍望无极。


金山如拳城若瓮,江东王气何萧瑟。嵯峨西顾乱山青,梅谢兰衰悲故国。


故国在何处,乃在匡庐之南洞庭之泽。当年文物盛湘赣,今日干戈苦杀戮。


滔滔山下扬子水,半染灾黎膏血赤。呜呼亡国乱政由官邪,济困扶衰赖民力。


内争战乱等闲事,江海要塞屯番舶。本为登临写旅愁,登临翻惹恨填臆。


深惭数世将家子,空放悲歌酹秋色。鏦金伐鼓归去来,暮霭迷茫凉月白。

西芳寺(亦号苔寺)

老僧禅罢播青苔,引水分沙着意栽。


山色轻添苔色碧,一灯幽处拜如来。

沫若先生邀饮赖家桥

家山北望隔中原,相对能无酒一樽?


薄醉欲倾前日泪,红颜未是少年痕!


平桥翠竹清如水,晓日白莲香到根;


篱外桑麻诗境里,柴扉不掩傲朱门。

汕头行 赠广东潮剧院

莫夸骑鹤下扬州,渴慕潮汕几十秋。


得句驰书傲子女,春宵听曲在汕头。


姚黄瑰紫费评章,潮剧春花色色香。


听得汕头一夕曲,青山碧海莫相忘。

汕头行 过澄海三大桥

昔从澄海到汕头,野水荒沙旅客愁。


众志成城争跃进,万家移石断中流。


人民智慧虹为路,堤岸光辉月入沟。


寒食秧田千顷碧,飞花满县冠山游。

赠荀慧生

荀生胸有好山川,笔下风流胜自然。


赠我云林一段景,长松巨瀑接青天。

朝阳路上

朝阳路上任徜徉,喜看街市日益昌。大道康庄连碧野,滨江古邑展新章。

贺新郎 题大兄忏庵主人粤讴解心稿本

讽世依盲瞽。一声声、街谈巷话,深然成趣。香草美人知何托,歌哭凭君听取。


闻复瓿、文章几许。瓦缶繁弦齐竞响,绕梁间、三日犹难去。


聆粤调,胜金缕。


曲终奚必周郎顾。且仿来,蛮音鴃舌,痴儿騃女。廿四桥箫吹明月,那抵低吟清赋。


怕莫解,天涯凄苦。手抱琵琶遮半面,触伤心、岂独商人妇。


珠海夜,漫如故。

民国二十五年秋游菊江杂咏 其一

高挂征帆过马当,大江九派见浔阳。飘零不觉中秋至,处处西风桂子香。

烧炭女

薄命朱颜总俭妆,蓬门争识绮罗香。平时阿母教炊爨,午季诸姑共采桑。


忽闻村社来师旅,征取工兵到闺女。底事军书日夜催,爷娘相顾泪如雨。


女儿亲老无兄弟,欲倩旁人真不易。检点行装只敝衣,风霜凛冽稀棉被。


黎明里正已到门,只说寒窑在远村。男丁伐木女烧炭,作工直到月黄昏。


明堂山上多烟雾,回望家乡隔云树。身寒不得衣轻棉,腹饥惟有餐山芋。


栗树千斤装一窑,手执叉钳日夜劳。忙时那避风和雨,争取工分夺锦标。


同行堪悯张家嫂,伊有孤儿在襁褓。丈夫前岁去从军,家有慈亲已衰老。


儿依祖母哭要娘,白衣黄口泪沾裳。我闻此语心如捣,亦抛红泪向斜阳。


斜阳欲下天将暮,指挥催炭急星火。一窑要炭产千斤,如少一斤要赔补。


赔补不得将被囚,满身不觉汗浆流。官家有女贪酣睡,日高三丈卧红楼。


茅棚夜冷浑难寐,不识双亲知也未。欲倩鳞鸿寄音信,争奈工头若魑魅。


强取家书翻复看,不许一字说艰难。儿家辛苦何人惜,山谷繁花任自残。


花残天上馀明月,几度团圞归不得。夜永衾寒向火红,天昏眼倦悲云黑。


稻禾栖亩无人收,婴儿在室乏娘求。装炭固须劳织女,驾车尤复累牵牛。


烧炭延期到冬节,万座洪炉炼钢铁。铁运邻邦换器机,讵知都是工人血!


山中女儿重添愁,千人跃进争上游。家有老亲望儿返,何时马角乌白头。


我有荆妻亦在数,检查身体力不够。糇粮已裹欣放归,儿女嬉嬉告亲友。


只有邻家薄命姑,仍在山中作火夫。风霜饱试朱颜老,谁识鲛人泪溅珠!

游惠山不二法门三官殿 其一

山门朱漆佛金装,阖殿氤氲盛爇香。弥勒从旁开口笑,如来今借喇嘛光。

鹧鸪天 逢旧雨夜话

万里相逢酒一卮,尊前不用买胭脂。几翻风雨春将老,半世悲欢鬓欲丝。


风瑟瑟,雨凄凄,杜鹃啼后鹧鸪啼。帷灯匣剑从龙跃,说尽人天乱晓鸡。

剑 其二

忍渴迂回避盗泉,夷羊满牧更谁怜。争虫怒蚁尸横野,攫肉饥乌叫彻天。


安得血流才五步,宁知手厉已三年。平林新市诸豪杰,莫倚横行党数千。

将军 其三

倒尽冰山复火山,冰蚕火鼠两无颜。唯有梁间孤燕子,等閒飞去又飞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