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阮郎归·客中见梅

年年为客遍天涯。梦迟归路赊。无端星月浸窗纱。一枝寒影斜。
肠未断,鬓先华。新来瘦转加。角声吹彻小梅花。夜长人忆家。

伯夷列传

  夫学者载籍极博。尤考信于六艺。《诗》、《书》虽缺,然虞、夏之文可知也。尧将逊位,让于虞舜,舜、禹之间,岳牧咸荐,乃试之于位,典职数十年,功用既兴,然后授政。示天下重器,王者大统,传天下若斯之难也。而说者曰:“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不受,耻之逃隐。及夏之时,有卞随、务光者。”此何以称焉?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孔子序列古之仁圣贤人,如吴太伯、伯夷之伦详矣。余以所闻,由、光义至高,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余悲伯夷之意,睹轶诗可异焉。其传曰: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由此观之,怨邪非邪? 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余甚惑焉,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故曰:“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贾子曰:“贪夫徇财,烈士徇名,夸者死权,众庶冯生。”同明相照,同类相求。“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岩穴之士,趋舍有时,若此类名湮灭而不称,悲夫。闾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哉!

触龙说赵太后

  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粥耳。”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太后曰:“老妇不能。”太后之色少解。


  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没死以闻。”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太后笑曰:“妇人异甚。”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


  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曰:“无有。”曰:“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曰:“老妇不闻也。”“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


  子义闻之曰:“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犹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已守金玉之重也,而况人臣乎。”

杂诗二首

岩岩钟山首,赫赫炎天路。


高明曜云门,远景灼寒素。


昂昂累世士,结根在所固。


吕望老匹夫,苟为因世故。


管仲小囚臣,独能建功祚。


人生有何常,但患年岁暮。


幸托不肖躯,且当猛虎步。


安能苦一身,与世同举厝。


由不慎小节,庸夫笑我度。


吕望尚不希,夷齐何足慕。


远送新行客,岁暮乃来归。


入门望爱子,妻妾向人悲。


闻子不可见,日已潜光辉。


孤坟在西北,常念君来迟。


褰裳上墟丘,但见蒿与薇。


白骨归黄泉,肌体乘尘飞。


生时不识父,死后知我谁。


孤魂游穷暮,飘摇安所依。


人生图嗣息,尔死我念追。


俯仰内伤心,不觉泪沾衣。


人生自有命,但恨生日希。

后绮怀十六首 其九

未化浓愁似酒醺,虫声每向夜窗闻。孤吟忽觉形骸失,两地长如羽翼分。


剪烛期同李商隐,寻春恐作杜司勋。何当携手白云外,归去西山鸾鹤群。

赠顾骠骑诗 思文


思文祁阳。


祁阳克畯。


天锡纯嘏。


宣兹义问。


德音既烈。


海外有奋。


既奋斯音。


祗敬厥德。


昭治其家。


覃及邦国。


永肇仪刑。


俾民惟则。



文王在上。


太姒思齐。


鲁侯克昌。


亦赖令妻。


鉴神有顾。


苹繁在斯。


祁阳载天。


作之伉俪。



在虞之胄。


实惟有姚。


颖艳玉秀。


华茂桃夭。


居显祗明。


在灵格幽。


清尘熠烁。


淑心绸缪。


爰及祁阳。


惟德之周。



其德伊何。


和贞虔告。


师民履素。


言谋虑度。


钟鼓思乐。


靖端夙效。


考休攸嫔。


来嫁于顾。



羔羊执贽。


玉帛有辉。


百两集止。


之子于归。


宗姻风从。


娣侄云回。


祁阳顾之。


焕其盈闱。



既曰归止。


式扬好音。


言观河洲。


有集于林。


思乐葛藟。


薄采其蕈。


疾彼攸遂。


乃孚惠心。



惠心既孚。


有恪中馈。


敦此众斯。


永锡嗣类。


载延窈窕。


用和寤寐。


神之听之。


胤祚来尔。



昔周之隆。


在任有姒。


内刑圣敬。


外崇多士。


今我淑人。


实亮君子。


亹亹翼翼。


亦继斯祉。


宜尔子孙。


福禄盈止。

五日诗

麦凉殊未毕,蜩鸣早欲闻。暄林尚黄鸟,浮天已白云。


辟兵书鬼字,神印题灵文。因想苍梧郡,兹日祀东君。

咏檐燕诗

双燕集兰闺,双飞高复低。向户疑新箔,登巢识故泥。


依櫩本相贺,近幕愿同栖。

五仙诗五首 其四 洪先生授诗

灵风扇紫霞,景云散丹晖。八素不为迥,九垓何足巍。


志业虽右□,习之亦成微。勖此今日事,今阙方共归。

观郑州崔郎中诸妓绣样 / 咏绣障

日暮堂前花蕊娇,争拈小笔上床描。


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

谢亭送别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采莲子二首

菡萏香连十顷陂,小姑贪戏采莲迟。


晚来弄水船头湿,更脱红裙裹鸭儿。


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


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浣溪沙·红蓼渡头秋正雨

红蓼渡头秋正雨,印沙鸥迹自成行,整鬟飘袖野风香。


不语含嚬深浦里,几回愁煞棹船郎,燕归帆尽水茫茫。

夜别韦司士

高馆张灯酒复清,夜钟残月雁归声。


只言啼鸟堪求侣,无那春风欲送行。


黄河曲里沙为岸,白马津边柳向城。


莫怨他乡暂离别,知君到处有逢迎。

怀此地

出处各有在,何者为陆沉。幸无迫贱事,聊可祛迷襟。


世路少夷坦,孟门未岖嶔。多惭入火术,常惕履冰心。


一跌不自保,万全焉可寻。行行念归路,眇眇惜光阴。


浮生如过隙,先达已吾箴。敢忘丘山施,亦云年病侵。


力衰在所养,时谢良不任。但忆旧栖息,愿言遂窥临。


云间日孤秀,山下面清深。萝鸢自为幄,风泉何必琴。


归此老吾老,还当日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