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韩侯岭

古屋荒林落照催,高歌酹酒独徘徊。苔尝印虎秋还肃,柳只啼鸦晚更哀。


敢谓萧曹皆有命,愁同召吕一论才。翻留血食村翁社,不爽明禋过客杯。

闻田雨来将移新居却寄 其二

瓦舍三间大,芦藩一带长。几排风字砚,帘护鸟文香。


斗茗消闲昼,翻书入睡乡。真成清净退,宁复问行藏。

秋海棠

窈窕一庭幽,嫣然态欲流。夭夭含四出,寂寂媚三秋。


露冷脂凝泣,风轻翠剪柔。美人春未识,应抱断肠忧。

秋色有感

征帆湿泪带秋风,客路愁思旅况同。无限忆君传织锦,有情长寄白云空。


昨别离魂不觉愁,钟催残月忆悲秋。思君空馆应无语,南望多情似水流。

摸鱼儿十五首 其十四

古今人贞心烈性,捐生大抵如许。狗彘纷纷草间活,何必同年而语。


休悉数、到地覆,天翻毅魄难枚举。青燐如雨,指太仆街头,阜成门内,死算得其所。


寻榆垈,马鬣累累相聚。还如堂列宾主。珊然环佩灵旗闪,点点神光来去。


声激楚,听鬼唱,秋愤痛彼离离黍。廉姬季女,踏两朵慈云,生天稍后,来趁九莲炬。

咏菊二首 其二

霜里精神雨里姿,西风料峭挺寒枝。不分花淡还人淡,直信开迟亦落迟。


品逸最宜松作友,节高只许竹相师。南山近日多佳色,看罢归来月满墀。

台湾竹枝词 其十三

木棉宜种海边多,可奈纤纤素手何。姊妹频年刀剪样,教侬红肉映轻罗。

南乡子•采兰

微雨过池塘。玉骨才胜翠莞凉。乍起犹然閒徙倚,纱窗。


一叶红蕖坠笔床。


楚畹媚幽芳。小摘兰丛助晓妆。半晌沉吟缘底事,思量。


有个人儿竟体香。

过诸暨姚公步谒宗祠祖墓止族兄鲁斋先生之琴宅蒙族人次第招饮留十一日始行作诗记事兼留别得六章 其四

绀云郁万莽,结岫如鸡冠。十二将军峰,浣水南与环。


列祖六七茔,灵魄妥其间。祭无亲子孙,遥遥踰百年。


大父丹峰公,少孤心力殚。每嗟支水存,不识昆崙源。


半生苦探访,稍稍闻绪端。搜荆得遗墓,既得心始欢。

芳草

春风催百卉,草色遍相侵。到处没马足,有时惊客心。


远连空汉上,寒漾碧波浔。独有明妃冢,青青恨至今。

为孙昱东兄歌叫关率成一绝

弱水凝新冻,残花辞故柯。人生感知己,扶病为君歌。

浪淘沙 秋怀

霜满碧江头,无限消秋。片时难遣几多愁。苦忆圣湖明月色,水殿龙舟。


容易弃金瓯,板荡神州。不堪重上酒家楼。破碎山河观不尽,浩浩东流。

喜迁莺 其二 同人小集螺墩,花事已过矣,赋此以续李重光恨来迟曲

晴烟吹絮,对嘉树秀筠,栏干闲拊。屐齿香痕,裙腰草色,多事晓莺争诉。


好花倩魂空往,佳约芳期终阻。凤弦曲,但临觞休按,红盐新谱。


南浦。离恨远,清浅半湾,不是仙源路。流水三生,碧云千里,锦字懒传幽素。


黯然一江风浪,归棹还催人去。楚天暝,想轻寒已到,驯鸥眠处。

次韵答黄鸣六见怀

乾坤何处可题诗?画里江山雨洗时。


水起峰低人不见,云生树冷鹤先知。

明史阁部墓

虾蟆天子蟋蟀相,东南半壁思偏安。金陵王气复销歇,虫沙四镇余江干。


史公末造此开府,欲仗一木支艰难。胜地烟花扫兵燹,孤臣战骨空摧残。


公之大节足千古,白日照耀丹心丹。何必文山证前世,始令旷代同悲酸。


鼓鼙声歇出邱在,忠魂正气归衣冠。衣冠不朽石碣短,土花凝碧愁荒寒。


我来凭吊读遗翰,独为俯仰生长叹。红梅点点忽飞落,犹疑誓师泪血临风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