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和巩使君释奠韵

畴昔东家一亩宫,推尊昭代比天崇。


弦歌未辍文斯在,俎豆亲陪献有终。


采藻载歌思泮水,浴沂行咏舞雩风。


自惭谬玷诗书走,未羡诸儒舍盖公。

正月二十八日二首 其一

春寒不敢出篱门,且拨深炉煖酒樽。见说梅花风打尽,冷清清地月黄昏。

郭熙秋山平远用东坡韵

槐花忙过举子閒,旧游忆在夷门山。


玉堂会见郭熙画,拂拭缣素尘埃间。


楚天极目江天远,枫林渡头秋思晚。


烟中一叶认扁舟,雨外数峰横翠巘。


谁安客宦踰三霜,雪梦泽连襄汉阳。


平生独不见写本,惯饮山绿餐湖光。


老来思归真日月,梦想林泉对华发。


丹青安得此一流,画我横筇水中石。

为林隐君赋石田

石田所无用,君独爱斯名。


应为诗书种,免教人世争。


秋风还自获,春雨不须耕。


除是长沮辈,参知高隐情。

题自写苏黄像

海风吹发如短蓬,精魄弄成秃鬓翁。


归来已觉阳羡邻里喜,不似雪堂概江空。


六年岁月幪尊中。何况如今一螺墨,


安能及公目如初生犊。细观此画尤崛奇,


两观巉岩无剩肉。百年光景春梦婆,


人閒遂少天上多。一炷清香留永日,


柰此堂堂不语何。譬如宝鼎沦洄水,


万夫之力那能起。后来博古彼谁子,


犹写雄深吞簠簋。不然岂徒有三足两耳□□,


天地中閒泣神鬼。□□人之龙,


文之虎,人言海内四学士,


又云苏门之六子。洪崖肩高万丈余,


谈笑拍摩何轩渠。当为谁作前者王,


当为谁作前者王,当为谁作后者卢。


诗到圣时不读书,高处岂独煮汤坐团蒲。


岂非迢迢百世下,好事亦写苏黄图。


又非中郎虎贲之有身,又非叔敖身后之□死。


典刑摩诘劣少须,一丈精神三尺素,


光芒射人数百步。布袍便是山谷褐,


可能其中有菜肚。

宋江三十六赞 其十一 船火儿张横

大行好汉,三十有六。无此火儿,其数不足。

翠微山居诗 其十八

踏石窗山一老僧,白云为伴水为朋。通宵只在洞中宿,月上青山便是灯。

报慈山门

翠屏一匝梵王城,白练两条功德水。


百鸟争巢高树枝,似闻佛法心欢喜。

奉伯秋

要凭稽古力,尚阴列仙科。


宝贵终愁逼,才名已患多。


庙堂遵故事,经学到新罗。


拭眼看收拾,天池濯素波。

挽文魁母齐魏国夫人三首 其三

两公兄弟我,我亦母夫人。侍疾番禺药,行封海道纶。


孤穷空后死,俯仰欲谁亲。不尽西州泪,陶阡杳去尘。

邺都

流离万里偶生还,暂得安阳一日闲。


飞盖曳裾何处去,西园不见见青山。

奉和子瞻内翰见赠长韵

帝子相从玉斗边,洞箫忽断散非烟。


平生未省山水窟,一朝身到心茫然。


长安日远那复见,掘地宁知能及泉。


几年漂泊汉江上,东流不舍悲长川。


山重水远景无尽,翠幕金屏开目前。


晴云幕幕晓笼岫,碧嶂溶溶春接天。


四时为我供画本,巧自增损媸与妍。


心匠构尽远江意,笔锋耕偏西山田。


苍颜华发何所遣,聊将戏墨忘余年。


将军色山自金碧,萧郎翠竹夸婵娟。


风流千载无虎头,於今妙绝推龙眠。


岂图俗笔挂高咏,从此得名因谪仙。


爱诗好画本天性,辋口先生疑宿缘。


会当别写一匹烟霞境,更应消得玉堂醉笔挥长篇。

暇日叹日月之逾迈念吾生之几何感而成章

密移不自觉,猛省却堪惊。


红颜去不返,白发来无情。


劫秦气何用,袒汉力莫争。


求胜竟无术,陶然任此生。

满庭芳

秋彻檐花,吟苦砚海,日长多费茶烟,怀芳心苦,持此过年年。雨外飞红何许,应流到、采绿洲边。销凝处,别离情绪,正是海棠天。


吹花题叶事,如今梦里,记得依然。料归来、莺居春后,燕占人先。谁念文园倦客,琴空在、懒向人弹。愁何极,楚天老月,偏是到窗前。

晚秋送徐玑赴龙溪丞因过泉南旧里

卷中风雅句,名匠亦难如。


远邑亲微禄,他乡过旧庐。


程途多见菊,行李半担书。


未信文明代,无人荐子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