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shuì]
部首 总笔画 10
笔顺 丨フ丨丶ノ丨フ一ノフ
五笔86
五笔86
统一码 5E28
基本字义
  1. 佩巾:“无感(撼)我~兮。”
  2. 用巾擦手:“皇帝~手取觯。”
  3. 蒙,覆盖。
英文翻译

英语 handkerchief, kerchief, shawl

德语 Schnupftuch, Taschentuch (S)

法语 mouchoir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shuì

〈名〉

佩巾。同“帅” [woman's shawl]。古代女子出嫁时,母亲所授。用以擦拭不洁。在家时挂在门右,外出时系在身左。后世遂称女子的生辰为帨辰。

词性变化

shuì

〈动〉

(1) 拭擦 [sweep;wipe]。如:帨手(擦手)

(2) 蒙,覆盖 [cover]

帨以文锦,一灯三之。——· 张岱《陶庵梦忆》

常用词组
國語辭典
  1. 佩巾,即手帕。《诗经·召南·野有死麕》:「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兮。」汉·毛亨·传:「,佩巾也。」

康熙字典
【寅集中】【巾】帨·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7

【廣韻】舒芮切【集韻】【韻會】【正韻】輸芮切,?音稅。【玉篇】帨,巾也。【儀禮·士昏禮】母施衿結帨。【註】帨,佩巾也。【禮·內則】女子設帨于門右。【註】帨,事人之佩巾也。

又【集韻】此芮切,音毳。

又須銳切,音歲。

又【類篇】欲雪切,音悅。義?同。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注』
帥或从兌聲。今音稅。此二篆今人久不知爲一字矣。召南毛傳曰。帨、佩巾也。鄉飮酒禮、鄉射禮、燕禮、大射儀、公食大夫禮、有司徹皆言帨手。注。帨、拭也。帨手者於帨。帨、佩巾。據賈氏鄉飮、公食二疏。知經、注皆作帨。別無挩字。內則。?卒授巾。注云。巾以帨手。卽用禮經帨手字也。㕞者、拭也。刷亦同㕞。左傳。藻率鞞鞛。服䖍曰。藻爲畫藻。率爲刷巾。禮有刷巾。許於刀部刷下亦云。禮有刷巾。是則刷巾卽左傳之率。率與帥古多通用。如周禮樂師故書帥爲率。聘禮古文帥皆作率。韓詩。帥時農夫。毛詩作率。皆是。佩巾本字作帥。叚借作率也。鄭曰。今文帨。古文作說。是則帥率帨說㕞刷六字古同音通用。後世分文析字。帨訓巾。帥訓率導、訓將帥。而帥之本義廢矣。率導、將帥字在許書作䢦、作?。而不作帥與率。六書惟同音叚借之用冣廣。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ʂuei˥˧ 唐代读音 chiuɛ̀i shiuɛ̀i日语读音 TEHUKI韩语罗马 SEY现代韩语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tot7 soi5 [梅县腔] choe.5 [海陆腔] tot7 soi5 [客英字典] soi5粤语 seoi3

近代音 中古音 清母 祭韻 去聲 毳小韻 此芮切 三等 合口;審書母 祭韻 去聲 稅小韻 舒芮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透母 曷部 ;王力系统:書母 月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