颃 (繁体:頏)
拼音 [háng]
部首 总笔画 10
笔顺 丶一ノフ一ノ丨フノ丶
五笔86 YMDM
五笔86 YWDM
统一码 9883
基本字义

     ◎ 〔颉(xié)~〕见“2”。

英文翻译

英语 fly down or downward

法语 voler vers le bas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háng

〈名〉

(1) 颈项 [neck]

亢,人颈也。或作颃。——《说文》

(2) 咽喉 [throat]。如:颃颡(咽喉)

词性变化

háng

〈动〉

(1) 鸟向下飞 [fly down]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诗·邶风》传:飞而上曰颉,飞而下曰颃

(2) 飞奔 [scoot]。如:颃颉(也作“颉颃”。鸟飞上飞下)

常用词组
國語辭典
康熙字典
【戌集下】【頁】頏·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4

【廣韻】胡郞切【韻會】寒剛切【正韻】胡岡切,?音航。【韻會】鳥飛貌。本作?。上曰翓,下曰頏。今文通作頡頏。【詩·邶風】燕燕于飛,頡之頏之。【傳】飛而上曰頡,飛而下曰?

又或作䀪。【揚雄·長楊賦】魚頡而鳥䀪。

又【集韻】【正韻】?居郞切,音剛。【說文】人頸也。本作亢。或作肮。

又上聲。【集韻】戸朗切【韻會】下黨切,?音沆。聲也。同吭。

又【集韻】口朗切,音忼。亦與吭同。咽也。

又舉朗切,音䴚。義同。

又去聲。【廣韻】苦浪切,音抗。咽頏。

又【集韻】【韻會】?下浪切,杭去聲。【五音集韻】鳥咽也。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注』
亢或从頁。此字見於經者、邶風曰。燕燕于飛。頡之頏之。毛傳曰。飛而上曰頡。飛而下曰頏。解者不得其說。玉裁謂當作飛而下曰頡。飛而上曰頏。轉寫互譌久矣。頡與頁同音。頁古文?。飛而下如?首然。故曰頡之。古本當作頁之。頏卽亢字。亢之引申爲高也。故曰頏之。古本當作亢之。於音尋義。斷無飛而下曰頏者。若楊雄甘泉賦。柴虒參差。魚頡而鳥胻。李善曰。頡胻、猶頡頏也。師古曰。頡胻、上下也。皆以毛詩頡頏爲訓。魚潛淵。鳥戾天。亦可證頡下頏上矣。俗本漢書胻譌从目、作䀪。集韵入諸唐韵。謂卽燕燕之頏字。俗字之不可問有如此者。楊雄解嘲。鄒衍以頡亢而取世資。漢書作亢。文?作頏。正亢頏同字之證。頁部曰。頡者、直項也。亢者、人頸。然則頡亢正謂直項。淮南修務訓。王公大人有嚴志頡頏之行者。無不憛悇癢心而悅其色矣。此正用直項之訓。解嘲之頡亢、亦正謂鄒衍强項傲物而世猶師資之也。亢用字之本義。東方朔畫贊云。苟出不可以直道也。故頡頏以傲世。亦取直項之義。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xɑŋ˧˥

粤语 hon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