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敍”。《正字通•攴部》:“敘,俗敍字。”
英语 express, state, relate, narrate
德语 erzählen, begleitend kommentieren (V)
法语 raconter,narrer,parler,bavarder
詳細字義
◎ 敘
敘、敍 xù
名
(1) (形聲。从攴( pū),余聲。本義:秩序,次序)
(2) 同本義(強調一個挨一個的序列) [order]
敘,次弟也。——《說文》。經傳亦以序爲之。
百揆時敘。——《虞書》
行其秩敘。——《周禮·宮伯》
以官府之六敘正羣吏。——《周禮·天官》
四時不失其敘。——《淮南子·本經訓》
又如:敘齒(序齒);敘齒而坐(按年齒大小的順序入座)
(3) 同「序」。書籍的序言(早期寫作「敘」,後多寫作「序」) [preface]。
如: 許慎《說文解字·敘》
詞性變化
◎ 敘 xù
動
(1) 依次序排列 [order]
惇敘九族。——《書·皋陶謨》
以敘其財。——《周禮·司書》
(2) 敘述,述說 [tell;narrate]
紀言以敘之。——《國語·晉語》
自敘少小時歡樂事。——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王乃具敘宣王創業之始。——《世說新語·尤悔》
暢敘幽情。——王羲之《蘭亭集序》
又如:自敘;追敘;倒敘;插敘;鋪敘;補敘;敘事;敘心(抒懷)
(3) 談話 [talk]
大家散了,王夫人姊妹不免又敘了半夜的話兒。——《紅樓夢》
又如:敘意(表達心意);敘覯(會面敘談);敘會(會面敘談)
(4) 記述,著述 [narrate]
寫情敘事。——《舊唐書·柳宗元傳》
幸君子書敘之外。——唐· 李朝威《柳毅傳》
(5) 評定等級、次第,按功提升 [assess]
閻王敘功,從地獄裏把你提上第十七層來。——《儒林外史》
又如:敘用(分等級授官)
常用詞組
次第、順序。《周禮·天官·小宰》:「以官府之六敘正群吏。」《淮南子·本經》:「四時不失其敘。」
放於正文之前,用以說明全書要點的。同「序 」。如:〈說文解字敘〉。
陳述、說明。如:「敘述」、「面敘」。《國語·晉語三》:「紀言以敘之,述意以導之。」
評議授職等級或獎勵勛功。如:「銓敘」、「獎敘」。《晉書·卷七○·應詹傳》:「直以舊望登敘。」《北史·卷三九·薛安都傳》:「在南以武力見敘,遇宋孝武起江州,遂以為將。」
聚會、話家常。如:「小敘一番」。
安排次序。《周禮·天官·司書》:「以周知入出百物,以敘其財,受其幣,使入于職幣。」三國魏·曹植〈社頌〉:「建國承家,莫不修敘。」
發抒情思。晉·王羲之〈三月三日蘭亭詩序〉:「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唐韻】徐呂切【集韻】【韻會】【正韻】象呂切,?音序。【說文】次第也。【爾雅·釋詁】敍,緒也。【疏】敍,謂次敍。【書·舜典】百揆時敍。【疏】皆得次序。
又【周禮·天官·小宰】以官府之六敍正羣吏。【註】敍,秩次也。
又【周禮·天官·宮伯】行其秩敍。【註】敍,才等也。
又【正字通】凡書策,舉其綱要,列卷首爲敍。或作序。
又【釋名】敍,抒也,抒洩其實,宣見之也。○按《說文》敍,从攴从余。《五經文字》作敘,入又部,非。《正字通》因周伯琦說,从攵从余。今遵《說文》改正。
次弟也。从攴余聲。徐呂切
(敘)次弟也。咎繇謨曰:天敘有典。釋詁曰:舒業順敘緒也。古或假序爲之。从攴余聲。徐吕切。五部。
国际音标 ɕy˥˧ 日语读音 TSUIDERU TSUIDE韩语罗马 SE越南语 tự
客家话 [梅县腔] si5 [宝安腔] si5 [客语拼音字汇] xi4 [海陆腔] si5 [客英字典] si5 [台湾四县腔] si5粤语 zeoi6潮州话 su6 (s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