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tí]
部首 总笔画 16
笔顺 一丨一丨一ノ丶丨フ一一一丨一ノ丶
五笔86
五笔86
统一码 8DA7
基本字义

     ◎ 〔~娄〕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的舞曲名。

英文翻译
详细解释
常用词组
國語辭典
康熙字典
【酉集中】【走】趧·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9

【廣韻】杜奚切【集韻】田黎切,?音題。【說文】趧婁,四夷之舞,各自有由。○按《周禮·春官》作鞮鞻。

又【集韻】都黎切,音低。義同。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

?,四夷之舞,各自有曲。从走是聲。都兮切

『說文解字注』

(趧)趧婁、逗。四夷之舞各自有曲。趧婁、今周禮作鞮鞻氏。注云。鞻讀爲屨。鞮屨、四夷舞者屝也。今時倡蹋?沓行者自有屝。按今說文革部。鞮、革履也。無鞻字。釋文引說文。鞮、屨也。字林。鞮、革屨也。鞻者、靲屨。是則字林乃有鞻字。許、鄭周禮所無。鄭注當本作婁讀爲屨。革部之鞮是常用之屨。走部之趧婁乃四夷舞者之屨。曲當作屨。聲之誤也。四夷之舞各自有屨。正與鄭注說同。許意當亦婁讀爲屨。从走。屨也。故从走。是聲。都兮切。十六部。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ʰ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