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魚〕身體呈紡錘形、背青藍色,頭頂淺黑色,生活在海中,為中上層洄游性魚類。供食用,肝可制魚肝魚。亦稱“鮐巴魚”、鯖、“油筒魚”、“青花魚”。
英语 blowfish, globefish, tetraodon
德语 Kugelfisch (S)
法语 Takifugu rubripes
动物名。脊椎动物亚门硬骨鱼类条鳍亚纲。体呈纺锤形,尾柄两侧具有隆起棱;背鳍及臀鳍后方具有离鳍。体的横断面近于椭圆形,青绿色,上部有波状纹,下部无斑点。生活在海里,属洄游性鱼类。
【廣韻】土來切【集韻】【韻會】湯來切,?音台。【說文】海魚名。【正字通】河豚別名。【史記·貨殖傳】鮐鮆千斤。【註】師古曰:鮐,海魚也。【左思·吳都賦】
?鮪鯸鮐。【註】鯸鮐魚,狀如科斗,大者尺餘,腹下白,背上靑黑有黃文。
又【爾雅·釋詁】鮐背。【疏】老人皮膚消瘠,背若鮐魚也。【揚子·方言】鮐,老也。秦晉之郊,陳兗之會,曰耇鮐。【註】言背皮如鮐魚。【釋名】九十曰鮐背,背有鮐文也。
又通作台。【詩·大雅】黃耇台背。【箋】台之言鮐也。
又【集韻】【正韻】?堂來切,音臺。
又【集韻】盈之切,音怡。義?同。
海魚名。从魚台聲。徒哀切
(鮐)海魚也。各本也作名。今依史記正義、漢書注、文選七命注正。鮐亦名侯鮐。卽今之河豚也。吳都賦。王鮪侯鮐。以王侯相儷。改作鯸者、非。貨殖傳。鮐鮆千斤。鮐狀如科斗。背上靑黑。有黃文。詩。黃髮台背。毛曰。台背、大老也。箋云。台之言鮐也。大老則背有鮐文。是謂台爲鮐之叚借字。今爾雅作鮐背。从魚。台聲。徒哀切。一部。
国际音标 tʰĄi˧˥ 日语读音 FUGU韩语罗马 THAY
客家话 [海陆腔] toi2 [梅县腔] toi2 [台湾四县腔] toi2 [客英字典] toi2粤语 toi4潮州话 tai5
近代音 中古音 透母 咍韻 平聲 胎小韻 土來切 一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透母 咍部 ;王力系统:透母 之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