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韩”。
英语 fence; surname; Korea
德语 Koreanerin, Koreaner (S),Han (Eig, Fam)
法语 (nom de famille),Coréen
井垣,环绕水井周围的栅栏。《说文解字·韦部》:「韩,井桥也。」
国名:➊ 周时分封的姬姓诸侯国,春秋时为晋所灭。故址在今大陆地区陕西省韩城县境。➋ 战国时晋大夫韩氏与赵、魏分晋,其地在今大陆地区河南省中部,及山西省东南部一带。介于魏、秦、楚三国之间,为兵家必争之地,后为秦所灭。➌ 大韩民国的简称。参见「[[大韩民国]]」条。
姓。如汉代有韩信,唐代有韩愈。
【唐韻】【集韻】胡安切【韻會】【正韻】河干切,?音寒。【說文】井垣也。从韋,取其帀也。幹聲。
又國名。【詩·大雅·韓奕箋】韓,姬姓之國也,後爲晉所滅,故大夫韓氏以爲邑名。【左傳·桓三年】韓萬御戎。【韻會】曲沃桓公之子萬,食邑于韓,後分晉爲國。
又三韓,國名,辰韓,弁韓,馬韓也。見【後漢·東夷傳】。
又【廣韻】姓也。【韻會】秦滅韓,以國爲氏。
又叶胡千切,音焉。【孫楚·白起贊】神機電斷,氣齊卒然,南折勁楚,走魏禽韓。 【說文】本作?。【集韻】亦作榦幹。
井垣也。从韋,取其帀也;倝聲。胡安切 文十六 重五
(?)井橋也。橋各本作垣。今依史記孝武本紀索隱正。井橋見曲禮、莊子、說苑、淮南子。曲禮。奉席如橋衡。注曰。橋、井上挈皋。衡上低昂者。莊子曰。鑿木爲機。後重前輕。挈水若抽。數如泆湯。其名爲橰。橰本又作橋。淮南書。今夫橋直植立而不動。俛仰取制焉。高曰。橋、桔皋上衡也。說苑曰。爲機重其後。輕其前。命曰橋。終日漑韭。百區不倦。橋、陸音義音居廟反。按其義當同撟。舉也。井?見史漢孝武紀、封禪書、郊祀志、枚乗傳、莊子秋水篇。其字多作井榦。司馬彪云。井榦、井闌也。崔譔云。井以四邊爲榦。猶築之有楨榦。晉灼曰。井上四交之榦。常爲汲者所契傷。是諸家皆說井榦爲井闌。按井?爲木架四圍。中其圍橫圜木爲橋。毋兩旁木。有軸可轉。中設鹿盧。縣綆上下。故言橋而?見也。从韋。取其帀也。說韋同口。倝聲。胡安切。十四部。諸書榦亦音寒。
国际音标 xĄn˧˥ 唐代读音 *hɑn日语读音 IGETA韩语罗马 HAN现代韩语 한
客家话 [海陆腔] hon2 [台湾四县腔] hon2 [沙头角腔] hon2 [宝安腔] hon2 [东莞腔] hon2 [客英字典] hon2 [梅县腔] hon2 [客语拼音字汇] hon2粤语 hon4
近代音 曉母 寒山韻 平聲陽 寒小空;中古音 上古音 黄侃系统:匣母 寒部 ;王力系统:匣母 元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