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guó]
部首 总笔画 17
笔顺 丶ノ一ノ丨フ一一一一丨フ一一フノ丶
五笔86
五笔86
统一码 9998
基本字义

     ◎ 古代战争中割取敌人的左耳以计数献功:“俘二百五十人,~百人”。

英文翻译

英语 cut off left ear; tally dead enemy

法语 couper l'oreille gauche,compter les morts chez l'ennemi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guó

〈动〉

(形声。从耳,或声。本义:古代战争割取敌人的左耳,用以计数报功)同本义 [cut off left ear]

馘,军战断耳也。春秋传曰:“以为俘馘。——《说文》

馘,获也。——《尔雅》

攸馘安安。——《诗·大雅·皇矣》

以馘馘告。——《礼记·王制》

俘二百八十人,馘百人。——《左传》

词性变化

guó

〈名〉

割下的左耳 [cut off left ear]

矫矫虎臣,在泮献馘。——《诗·鲁颂·泮水》

献馘万计。——《三国志·武帝纪》

常用词组
國語辭典
  1. 古代战争时割取敌人左耳以献功。《左传·宣公二年》:「俘二百五十人,百人。」唐·太宗〈令诸州刬削京观诏〉:「锋刃之下,恣情翦。」

  1. 被割下的左耳。《诗经·鲁颂·泮水》:「矫矫虎臣,在泮献。」《左传·僖公二十八年》:「献俘授,饮至大赏。」

  1. 脸面。《庄子·列御寇》:「槁项黄者,商之所短也。」

康熙字典
【戌集下】【首】馘·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8

【廣韻】【韻會】古獲切【集韻】骨或切【正韻】古伯切,?音蟈。【玉篇】截耳也。【說文】軍戰斷耳也。【詩·大雅】攸馘安安。【註】軍法,獲而不服,則殺而獻其左耳。【禮·王制】以訊馘告。【註】訊是生者,馘是死而截耳者。【爾雅·釋詁】馘,獲也。【註】今以獲賊耳爲馘。

又【五音集韻】呼狊切,音洫。面也。【莊子·列禦?】槁項黃馘。 【說文】本作聝。【字林】截耳則作耳旁,獻首則作首旁。

又叶况壁切,音翕。【詩·魯頌】矯矯虎臣,在泮獻馘。叶上德服。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注』
聝或从?今經傳中多从首。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kuo˧˥ 日语读音 MIMIKIRU KUBIKIRU韩语罗马 KOYK现代韩语

客家话 [海陆腔] kwet7 wet7 [客英字典] kwet7 vet7 fet7 [台湾四县腔] kwet7 wet7粤语 gwik1

近代音 中古音 見母 麥韻 入聲 蟈小韻 古獲切 二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見母 德部 ;王力系统:見母 職部 ;

馘同部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