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字义
- 同“
?”。《玉篇•尢部》:“尪”,同“
?”。
英文翻译
英语 lame
法语 à l'ossature voûtée,faible,chétif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尪
尩 wāng
〈形〉
(1) 骨胳弯曲不正。亦指有这种残疾的人 [rickety]。如:尪伛(佝偻。指树身弯曲);尪尪(行不正)
(2) 孱弱;瘦弱 [emaciated]。如:尪陋(瘦弱丑陋);尪弱(瘦弱;衰弱);尪悴(瘦弱憔悴);尪纤(瘦小);尪顿(衰病困顿;衰病困顿之身);尪老(老弱)
常用词组
尪羸,尪怯
國語辭典
名
一種骨骼彎曲的疾病。《呂氏春秋·季春紀·盡數》:「辛水所多疽與痤人,苦水所多尪與傴人。」漢·高誘·注:「尪,突胸仰向疾也。」
形
瘦弱。宋·蘇軾〈上神宗皇帝書〉:「世有尪羸而壽考,亦有盛壯而暴亡。」
康熙字典
【寅集上】【尢】尪·康熙筆画:7 ·部外筆画:4
【正字通】同?省。
【辞源】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
?,㝿,曲脛也。从大,象偏曲之形。?,古文从?。
《說文解字注》
(?)篆文从㞷。篆文,各本作古文,今正。尢者,古文象形字。?者,小篆形聲字。此亦古文二、篆文丄之例。必取古文爲部首者,以其屬皆从古文也。尪見左傳,檀弓鄭釋爲面鄉天。或云短小曰尪,本从㞷聲,省作尪。
(尢)㝿也。 各本少也字,遂不可讀,今補。㝿者,蹇也。尢本曲脛之偁,引申之爲曲脊之偁。故人部僂下曰:?也。曲脛人也。人字依九經字㨾補。?者多由曲脛,故言此爲下象偏曲張本。从大,象偏曲之形。 謂从大而象一脛偏曲之形也。烏光切。十部。 凡尢之屬皆从尢。
(?)篆文从㞷。篆文,各本作古文,今正。尢者,古文象形字。?者,小篆形聲字。此亦古文二、篆文丄之例。必取古文爲部首者,以其屬皆从古文也。尪見左傳,檀弓鄭釋爲面鄉天。或云短小曰尪,本从㞷聲,省作尪。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wɑŋ˥ 日语读音 MAGARU YOWAI
客家话 [梅县腔] wong1 [台湾四县腔] wong1 [客英字典] vong1 [海陆腔] wong1粤语 wong1
近代音 中古音 影母 唐韻 平聲 汪小韻 烏光切 一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影母 唐部 ;王力系统:影母 陽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