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大全

刘颖

[宋代]
(1136—1213)宋衢州西安人,字公实。高宗绍兴二十七年进士。为溧阳主簿,张浚遣子张栻从学。知郡县,提举浙西常平茶盐,所至皆有政绩。历任淮东、淮西总领,知宁国、绍兴府及泉、婺等州,以宝谟阁直学士致仕。初与韩侂胄交,及韩用事,遂与之绝。 刘颖的诗文

阎禹锡

[宋代]
阎禹锡,高宗绍兴中东陵(今贵州镇远县西北)人(《宋诗纪事补遗》卷四九)。 阎禹锡的诗文

张赛赛

[宋代]
张赛赛,哲宗元符间汴京角妓。事见《醉翁谈录》壬集卷二《崔木因妓得家室》。 张赛赛的诗文

徐三畏

[宋代]
徐三畏,登州黄县(今属山东)人。哲宗绍圣五年(一○九八)正月五日曾与守亿、任广同游黄县卢山延真观。事见《山左金石志》卷一七。 徐三畏的诗文

董史

[宋代]
宋人,字更良,一作良更,自称闲中老叟。所著《皇宋书录》,采南北宋书家一百五十余人,征引典核,考据精审,理宗淳祐二年自作序。 董史的诗文

胡志道

[宋代]
胡志道,生平事迹不详(《宋诗纪事》卷三○列刘郛后)。今录诗十三首。 胡志道的诗文

释德止

[宋代]
释德止(一一○○~一一五五),号青谷,俗姓徐,历阳(今安徽和县)人,徙居吴县。为青原下十三世,宝峰照禅师法嗣。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赐号真际,敕住江州圆通寺(《五灯会元》卷一四)。后居庐山叠石庵。高宗绍兴二十五年卒,年五十六。《嘉泰普灯录》卷九有传。有《清谷诗集》,已佚(《舆地纪胜》卷二五)。今录诗三首。 释德止的诗文

卢奎

[宋代]
名或作魁。宋邵武人,字公奎,一字强立。徽宗政和二年进士。官至江西转运判官。晚年居黔中。其学多得于杨时。尝撰《毋我论》,故人称“卢毋我”。有《笔录》等。 卢奎的诗文

叶李

[宋代]
叶李(1242—1292)字太白,一字舜玉,号亦愚,杭州富阳庆护里(今环山乡)人。少聪慧,性耿直。20岁入太学读书,与朱清相友善。南宋末年因反对投降派被流放。终宋只为国子监生,大才不能仕。但是后出仕元朝,六年就做到了一品官职。如今史届坊间评价不一,一方面清朝乾隆帝评价:“才德兼优者,上也;其次,则以德为贵,而不论其才焉。当宋之亡也,有才如吕文焕、留梦炎、叶李辈,皆背国以降元”这一句话闻于世人,另一方面也有世人提出南宋在时叶李欲为国效力反而受到冤屈贬斥报国不能,及至仕元清明廉正不可不谓是一位好官,这不应为仕元朝就刻意贬低和忽略的。 叶李的诗文

许志仁

[宋代]
许志仁,字信叔,与姚宽同时。事见《前贤小集拾遗》卷一。今录诗二十首。 许志仁的诗文

皇甫涣

[宋代]
皇甫涣,字致远,开封(今属河南)人。道士。徽宗政和初游衡山,栖凌虚台会真观,称衡山野人。召赴阙,居太一宫高士寮,后乞还山。事见《宋诗纪事补遗》卷九五。 皇甫涣的诗文

张伯常

[宋代]
张伯常,龙泉(今属浙江)人。与袁甫为友,官吴江尉(《蒙斋集》卷一一《送张伯常赴吴尉序》)。事见《宋元学案补遗》卷七五。今录诗二首。 张伯常的诗文

欧阳识

[宋代]
欧阳识,安福(今属江西)人。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进士。事见清乾隆《安福县志》卷八。 欧阳识的诗文

熊与和

[宋代]
隆兴府南昌人,字天乐。性介淡,不娶妻,不食肉,通经史百氏之书。布衣草履,遨游诸名山,尤嗜弹琴。工草书。 熊与和的诗文

赵釴夫

[宋代]
赵釴夫,字君鼎,号常庵(宋徐光溥《自号录》)。系宋宗室,生平不详。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姜特立归丽水时,两人曾有唱和。今录诗六首。 赵釴夫的诗文

李公晦

[宋代]
宋邵武人,字公晦,号果斋。宁宗嘉定七年进士。历泉州观察推官,国子录、通判辰州。受学于朱熹,真德秀以师友礼之。被劾归里,讲论学问,学者毕集。有《禹贡解》、《传道精语》、《朱子年谱》等。 李公晦的诗文

易元矩

[宋代]
易元矩,生平不详。《全芳备祖》次其诗于任斯庵等和楼钥之閒,姑依之。 易元矩的诗文

曾致尧

[宋代]
(947—1012)建昌军南丰人,字正臣。太宗太平兴国八年进士。累除秘书丞,出为两浙转运使。魏庠知苏州,恃恩不法,为致尧劾罢。徙知寿州,转太常博士。性刚率,好言事,前后屡上章奏,辞多激讦。真宗时,历知泰、泉、苏、扬、鄂五州,官终户部郎中。有《仙凫羽翼》、《广中台志》、《清边前要》、《西陲要纪》、《直言集》等。 曾致尧的诗文

杨虔诚

[宋代]
杨虔诚,道士。徽宗崇宁三年(一一○四),学道天宝山,因见天柱岩天灯,遂移居天柱。事见清光绪《漳州府志》卷四○。 杨虔诚的诗文

叶碧峰

[宋代]
叶碧峰,名不详。宋遗民,与王镃有唱酬。 叶碧峰的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