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大全

清代诗人大全(8375)

高赓恩

[清代]
高赓恩,字曦亭,宁河人。光绪丙子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官太常寺卿。谥文通。有《思贻堂诗集》。 高赓恩的诗文

潘奕隽

[清代]
(1740—1830)江苏吴县人,字守愚,号榕皋,又号三松、水云漫士。乾隆三十四年进士。官户部主事。善书画,在京师时与戴震、邵晋涵等为友。有《说文蠡笺》、《三松堂集》、《水云词》。 潘奕隽的诗文

陈大受

[清代]
陈大受(1702—1751年),字占咸,号可斋,湖南祁阳金兰桥人(今祁东金桥镇)。雍正十一年(1733年)进士,选庶吉土。乾隆元年,授编修,御试第一,擢侍读,充日讲起居注官,历任内阁学士、吏部右侍郎、兵部右侍郎、太子少保,兵部、户部、吏部尚书。乾隆十三年,升任协办大学士、军机大臣、太子太保、太子太傅,外任安徽、江苏、福建巡抚,直隶总督、两广总督。乾隆十六年(1751年)积劳成疾,卒于两广总督任所。军功加三级,死后谥文肃。有《陈文肃奏议》。 陈大受的诗文

郭必捷

[清代]
郭必捷,字汝奏。台湾县人。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岁贡,官宁洋训导。曾参与分订《重修台湾府志》。 郭必捷的诗文

俞玉局

[清代]
字爻心,江南无锡人。诸生。 俞玉局的诗文

柯廷第

[清代]
柯廷第,字声侯,凤山县人。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例贡。曾捐置田地四甲,充入南胡书院,年纳膏火银(后归入崇文书院)。任《重修凤山县志》校对。诗作多记凤山地区风物。  现存诗作俱见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共三首。 柯廷第的诗文

朱克敏

[清代]
朱克敏,字若愚,号榈香,清无锡人。所居城南小阁曰榈香。因以为号,著有《榈香诗钞》四卷。 朱克敏的诗文

翁照

[清代]
(1677—1755)江苏江阴人,字朗夫,初名玉行。国子监生。受学于毛奇龄、朱彝尊。工诗,中岁研经,兼采汉宋。尤工章奏,大吏争延入幕。有《赐书堂诗文集》。 翁照的诗文

史善长

[清代]
江苏吴江人,字仲文,亦作诵芬,一字赤崖。诸生。尝为名公幕宾,从毕沅最久。游踪及陕甘、山东、江西、两湖。曾经历湖广苗民起义。诗铿锵激楚,舒卷自如。又工词及骈文,善刻印及隶书。晚贫,佣书自给。有《秋树读书楼遗集》、《翡翠巢词》、《一谦四益阁文钞》。 史善长的诗文

沈懋华

[清代]
字芝冈,浙江归安人。康熙辛丑进士,官由翰林改侍御。○侍御诗意主蕴含,不欲说尽,唐、宋之分,龂龂如也。晚归佛氏教,不复作诗。 沈懋华的诗文

何林

[清代]
清浙江绍兴人,流寓金陵,号春圃。善山水,兼工写意花卉翎毛。 何林的诗文

黎庶昌

[清代]
黎庶昌(1837—1896),男,字莼斋,自署黔男子,贵州省遵义县东乡禹门人。黎皑第四子。早期从郑珍学习,讲求经世之学。清咸丰十一年(1861),贵州因地方战乱停止乡试,黎庶昌北上赴顺天府乡试。时值英法联军进攻北京,太平天国占据南京,清廷内外交困。是我国晚清时著名的外交家和散文家。 黎庶昌的诗文

邹显文

[清代]
邹显文(1659-1711),字衣言,太学生。江苏无锡人。工诗、画。 邹显文的诗文

万廷仕

[清代]
万廷仕(1618-1681),字大士,号馀庵,宜兴人,邑廪生,顺治戊子年(公元1648年)拔贡授河南临漳县知县。享年六十三岁。著有《馀庵集》。 万廷仕的诗文

吴曹直

[清代]
吴曹直,字以巽,宜兴人。康熙十七年举人,官户部浙江司主事。有《秋英词》。 吴曹直的诗文

朱嘉金

[清代]
朱嘉金,字少溪,号曼翁。嘉兴人。诸生。有《臞仙吟馆遗稿》。 朱嘉金的诗文

何延庆

[清代]
何延庆,字善伯,江宁人。同治癸酉举人,历官知府。有《寄沤诗文集》。 何延庆的诗文

吴应莲

[清代]
吴应莲,字藻湘,号映川,休宁人。诸生。有《淇竹山房集》。 吴应莲的诗文

曾廷枚

[清代]
(1734—1816)江西南城人,字升三,一字修吉,号香墅。长于小学,工诗善书,书体遒媚,为翁方纲所称赏。郡中题榜多出其手。有《香墅漫钞商略》、《历朝诗话腋》、《事物类闻》等。 曾廷枚的诗文

丁绍仪

[清代]
丁绍仪(1815-1884),字杏舲,又字原汾,清无锡人,国子生,幼随父至陕,曾任东湖知县,福建经历,署汀州府同知,道光二十七年为台湾道襄理度支后罢归。有《东瀛识略》八卷,《国朝词综补》五十八卷,《国朝词综补后编》二十二卷,《听秋声馆词话》二十卷。 丁绍仪的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