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大全

清代诗人大全(8375)

张锡怿

[清代]
江南上海人,字越九,号宏轩。顺治十二年进士,官泰安知州,人称泰安公。工诗词。有《张子近言》、《啸阁余声集》及《南归》、《涉江》、《漫游》等集。 张锡怿的诗文

吴王坦

[清代]
吴王坦,江南华亭人,清康熙年间(1662~1723)翰林院庶吉士。以下诗作据清修台湾方志所引辑录。 吴王坦的诗文

宫尔劝

[清代]
(1688—1765)清山东高密人,字九叙,晚号怡云。康熙五十二年举人。自恩乐知县累擢至布政使,始终服官云南。所至兴利除弊,平反冤狱。恩乐旧属土司,尔劝为第一任流官,所征钱粮,较原额减少十之五六,受地方人士称赞。晚年侨寓嘉兴。有《南溟集》。 宫尔劝的诗文

邵渊耀

[清代]
邵渊耀,字盅友,昭文人。嘉庆癸酉举人,官国子盐学录。有《金粟山楼诗集》。 邵渊耀的诗文

沈天宝

[清代]
字竹西,江南吴江人。康熙己卯举人。 沈天宝的诗文

崔岱齐

[清代]
崔岱齐,字青峙,平山人。贡生,历官长沙知府。有《坐啸轩琐言》。 崔岱齐的诗文

梁儒

[清代]
梁儒,字宗洙,汉军旗人。顺治乙未进士,历官江南提学道佥事。有《徽音集》。 梁儒的诗文

陈丹赤

[清代]
陈丹赤(1616—1674),字献之,号真亭,一号津城,谥忠毅,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顺治八年(1651)举人,官至浙江按察司佥事、分巡温处道,署按察使。康熙年间,耿精忠叛乱,不降被害。卒赠通政使,谥号“忠毅”。 陈丹赤的诗文

蔡希邠

[清代]
蔡希邠(bīn),(1832年-1900年),原名蔡有邠,字仲歧,号稼堂,又号孺真子,南昌新建人,增生出身,清朝政治人物。在担任广西按察期间,与康有为相待至厚,积极推动和组织桂林维新变法。中法战争时期留用广西,后又受朝廷委派,以督办广西界务的身份会勘中越边界。工于诗文,著有《寓真轩诗钞》。光绪二十四年七月二十三(1898年9月8日),调任湖南按察使。1898年被岑春煊等参劾纳贿揽权、引用同乡,被革职永不叙用。 蔡希邠的诗文

陈本直

[清代]
陈本直,字畏三,号古愚,元和人。贡生。有《覆瓿诗草》。 陈本直的诗文

李德扬

[清代]
李德扬,字芳谷,绵竹人。诸生。有《听花吟馆诗稿》。 李德扬的诗文

林镐

[清代]
林镐,字远峰,龙岩人。有《双树生诗草》。 林镐的诗文

戴恭人

[清代]
江宁人,冯芝母。有《澈道人词存》。 戴恭人的诗文

吴兴祚

[清代]
(1632—1697)浙江山阴人,入汉军正红旗籍,字伯成,号留村。贡生。授萍乡知县。康熙间,自无锡知县擢福建按察使,又擢巡抚,与总督姚启圣等发兵拒台湾郑氏兵。官至两广总督,因故降为副都统,旋再遭贬谪,后复原秩。生平喜与文士交游,诗亦清雅。有《留村诗钞》、《宋元诗声律选》、《粤东舆图》等。 吴兴祚的诗文

杨颐

[清代]
杨颐(1824--1899),字子异,号蓉浦,晚号蔗农,广东茂名县(今广东省高州市)城西广潭村人。祖父杨敏修,父杨望儒都是生员(秀才),又是地方富户。颐生于清道光四年(1824),卒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享阳七十六岁。他是高州历史上著名的历史人物。 杨颐的诗文

赵宗猷

[清代]
赵宗猷,字相如,号龙池,西平人。雍正己酉拔贡。有《龙池居士诗集》。 赵宗猷的诗文

包世臣

[清代]
包世臣(1775一1855),男,安徽泾县人。清代学者、书法家、书学理论家。包世臣乃北宋名臣包青天包拯二十九世孙。字慎伯,晚号倦翁、小倦游阁外史。嘉庆二十年举人,曾官江西新渝知县,被劾去官。包世臣学识渊博,喜兵家言,治经济学。对农政、货币以及文学等均有研究。包世臣的主要历史功绩在于通过书论《艺舟双楫》等鼓吹碑学,对清代中、后期书风的变革影响很大,至今为书界称颂。 包世臣的诗文

江汝式

[清代]
江汝式,字子经,江宁人。贡生。有《信芳阁诗存》。 江汝式的诗文

尹壮图

[清代]
(?—1808)清云南昆明人,一作蒙自人,字楚珍。乾隆三十一年进士,授礼部主事。考选江南道监察御史,转京畿道,三迁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乾隆五十五年,奏陈吏治腐败。乾隆帝渭若如所陈,则朕五十余年以来竟系被人蒙蔽,并自诩乾隆朝风气优于康、雍两朝。大臣希旨,议将尹壮图斩决。乾隆帝命改为降官、革职留任。 尹壮图的诗文

胡本棨

[清代]
胡本棨,字赤韬,号伯子,广济人。诸生。有《研北草堂诗钞》、《岸如楼诗钞》。 胡本棨的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