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仰无愧

成语名字:

俯仰无愧

成语发音:

fǔ yǎng wú kuì

成语词性:

中性

基本解释

拼音 ㄈㄨˇ 一ㄤˇ ㄨˊ ㄎㄨㄟˋ

解释 比喻没有做亏心事,并不感到惭愧。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例子 郭沫若《文艺论集·论中德文化书》:“它的究竟是望人人成为俯仰无愧的圣贤。”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指问心无愧。

感情 俯仰无愧是中性词。

繁体 頫仰無愧

近义 问心无愧

反义问心有愧

英语 have a clear conscience

国语辞典

【成语】:
【拼音】:fǔ yǎng wú kuì
【简拼】:fywk
【解释】:府仰:低头与抬头。比喻没有做亏心事,并不感到惭愧。
【出处】:《孟子•尽心上》:“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人。”宋·陆游《贺辛给事启》:“洗鄙夫患失之风,增善类敢言之气,,进退两高。”
【示例】:如果不是品行学识都~的智者,便是或多或少不知道惭愧的骗子。 郭沫若《创造十年续篇》一
【近义词】:问心无愧
【反义词】:问心有愧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问心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