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怪陆离
guāng guài lù lí
中性
解释 光怪:奇异的光彩;陆离:色彩繁杂。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也形容事物离奇多变。
出处 西汉 刘安《淮南子 本经训》:“五彩争胜,流漫陆离。”
例子 那柴烧的一块一块的,结成就和太湖石一般,光怪陆离。(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十五回)
正音 “陆”,不能读作“liù”。
辨形 “离”,不能写作“漓”。
辨析 “斑驳陆离”和“光怪陆离”;都有“色彩繁杂”的意思。“斑驳陆离”偏重在“杂乱、花花搭搭”;“光怪陆离”偏重在“繁多、五颜六色”;“光怪陆离”可形容“光彩”或“形状奇异”以及“离奇怪异的社会现象”。“斑驳陆离”没有此意。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五颜六色的景色。
谜语 蜂蝶纷纷过墙来
感情 光怪陆离是中性词。
繁体 光恠陸離
英语 lustrous and dazzling
俄语 дикóвинный(причудливый)
日语 奇妙奇天烈(きみょうきてんれつ),光芒陸離(こうぼうりくり)
法语 bizarre(étrange)
拉丁语 mirabile visu
【成语】:
【拼音】:guāng guài lù lí
【简拼】:ggll
【解释】:光怪:光彩奇异;陆离:开卷参差。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
【出处】:战国·楚·屈原《离骚》:“纷总总其离合兮,斑陆离其上下。”《三国志·吴志·孙坚传》裴松之注引《吴书》:“冢上有光怪,云气五色,上属于天,曼延数里。”
【示例】:那柴烧的一块一块的,结成就和太湖石一般,~。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十五回
【近义词】:斑驳陆离
【语法】:作谓语、定语;形容五颜六色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