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而不刿

成语名字:

廉而不刿

成语发音:

lián ér bù guì

成语词性:

中性

基本解释

拼音 ㄌ一ㄢˊ ㄦˊ ㄅㄨˋ ㄍㄨㄟˋ

解释 廉:廉洁;刿:割伤,刺伤。有棱边而不至于割伤别人。比喻为人廉正宽厚。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聘义》:“廉而不刿,义也。”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人清廉。

感情 廉而不刿是中性词。

繁体 亷而不劌

近义 廉正宽厚

国语辞典

【成语】:
【拼音】:lián ér bù guì
【简拼】:lebg
【解释】:廉:廉洁;刿:割伤,刺伤。有棱边而不至于割伤别人。比喻为人廉正宽厚。
【出处】:《礼记·聘义》:“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义也。”《老子》第五十八章:“是以圣人方而不割,,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示例】:厥乃口无择言,柔惠且直,~,肃而不厉。 晋·夏侯湛《昆弟诰》
【近义词】:廉正宽厚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人清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