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甲丢盔

成语名字:

弃甲丢盔

成语发音:

qì jiǎ diū kuī

成语词性:

中性

基本解释

拼音 ㄑ一ˋ ㄐ一ㄚˇ ㄉ一ㄡ ㄎㄨㄟ

解释 形容打了败仗狼狈逃走的样子。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例子 巴金《再论说真话》:“几个熟人摔倒在地上,我也弃甲丢盔自己缴了械。”

用法 作谓语、状语;指战败。

感情 弃甲丢盔是中性词。

繁体 棄甲丢盔

近义 丢盔弃甲

反义凯旋而归

英语 drop one's arms and throw aside one's armour

国语辞典

【成语】:
【拼音】:qì jiǎ diū kuī
【简拼】:qjdk
【解释】:形容打了败仗狼狈逃走的样子。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示例】:魏兵魂飞魄散,~,抛戈撒戟,各逃性命,自相践踏,死者无数。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四回
【近义词】:丢盔弃甲
【反义词】:凯旋而归
【语法】:作谓语、状语;指战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