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远恐泥

成语名字:

致远恐泥

成语发音:

zhì yuǎn kǒng ní

成语词性:

中性

基本解释

拼音 ㄓˋ ㄩㄢˇ ㄎㄨㄥˇ ㄋ一ˊ

解释 致远:到达远方,比喻委以重任;泥:阻滞拘泥,难行。恐怕妨碍实现远大目标。比喻小技无补于大业。

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子张》:“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例子 章炳麟《驳建立孔教议》:“斯岂草野之无贤才,由其不习政书,致远恐泥,不足与世卿竞爽。”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致远恐泥是中性词。

国语辞典

【成语】:
【拼音】:zhì yuǎn kǒng nì
【简拼】:zykn
【解释】:致:到达;泥:拘泥。担心妨碍实现远大目标。
【出处】:《论语•子张》:“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是以君子不为也。”
【示例】:但~,终之实难,曾未崇朝,豺声已露。(《魏书•孝庄帝纪》)
【语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