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金收兵

古代军队行军作战都离不开“”与“”,命令军队行动与进攻就打鼓,即鸣鼓而攻,而命令军队停止或退回就击钲,即鸣金收兵。这种击鼓而攻、鸣金收兵的做法在各个朝代基本上是通行的,到了明朝时,有时也会金鼓齐鸣

基本解释

拼音 ㄇ一ㄥˊ ㄐ一ㄣ ㄕㄡ ㄅ一ㄥ

解释 用敲锣等方式发出信号撤军

出处施耐庵《水浒传》第97回:“卢先锋兵到,见孙安勇猛,卢先锋令鸣金收兵。”

例子 见孙安勇猛,卢先锋令鸣金收兵。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十七回

用法 作谓语;指撤军。

谜语 撤军

感情 鸣金收兵是中性词。

繁体 鳴金収兵

近义 鸣金收军

英语 beat a retreat(blow a retreat)

俄语 бить отбой

日语 どらをならして戦(たたか)いをやめる

国语辞典

【成语】:
【拼音】:míng jīn shōu bīng
【简拼】:mjsb
【解释】:用敲锣等发出信号撤兵回营。比喻战斗暂时结束。
【出处】:《荀子•议兵》:“闻鼓声而进,闻金声而退。”
【示例】:见孙安勇猛,卢先锋令~。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九十七回
【近义词】:鸣金收军
【语法】:作谓语;指撤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