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枕无忧

春秋的时候,齐国有一位叫做孟尝君的人,他在家里养了三千个客人,孟尝君把这些人分成上、中、下三种等级!

上等的客人每天都可以吃到大鱼大肉、出门的时候还有车子可以坐;中等的客人每天只有吃到鱼和菜;下等的客人每天吃到的就只有蔬菜而已。

有一天,孟尝君的朋友介绍一个叫做冯谖的人到孟尝君家,孟尝君问他的朋友:「这个叫冯谖的人有什么专长呀?」朋友想了很久说:「好像没什么专长耶!」孟尝君听了之后,就不怎么理会冯谖,家里的佣人看到孟尝君不理冯谖,以为主人瞧不起冯谖,通通把冯谖当下等的客人招待。冯谖心里很不高兴,天天发牢骚:「既然大家都瞧不起我,我干脆离开算了!」孟尝君知道以后,就把冯谖由下等的客人升为上等的客人,还送给冯谖的妈妈吃的和用的东西,冯谖心想:「孟尝君对我这么好,我一定要找机会报答他!」

有一次,孟尝君派冯谖到薛地去讨债,冯谖就假装是孟尝君下的命令,叫所有欠孟尝君钱的人不用还钱,替孟尝君买了个「」的好名声!后来孟尝君被齐王国君解除了相国的官位,回到薛地去住的时候,薛地的人民都热烈地欢迎孟尝君呢!

过了不久,冯谖又对孟尝君说:「一只兔子要有三个洞藏身,才能免除被猎人猎杀的危险。您现在住在薛地,就好像兔子只有一个洞,是很危险的!万一齐国的国君对您不满意要杀您,您连其他躲的地方都没有呢!所以,您现在还不能把枕头垫高,安心地睡觉!」孟尝君一听:「那我该怎么办呢?」冯谖:「这件事就交给我去办!我会让您象狡兔一样,有三个安全的洞藏身!」

于是,冯谖就跑去找梁国的国君梁惠王,告诉梁惠王孟尝君非常能干,梁惠王听了之后立刻派人带着一千斤黄金、一百辆马车去请孟尝君到梁国做相国。这个消息传到了齐国,齐国的国君马上慌张起来,赶快用隆重的礼节请孟尝君回去齐国做相国。同时,冯谖又叫孟尝君在薛地建立宗庙,用来保证薛地的安全。等到薛地的宗庙建好以后,冯谖就对孟尝君说:「现在三个洞都已经挖好了,从今天起,您就可以把枕头垫高,安心地睡觉了!」

后来,人们就用“高枕无忧”来形容做任何事情准备周全,感觉很安心、不用害怕的意思!

基本解释

拼音 ㄍㄠ ㄓㄣˇ ㄨˊ 一ㄡ

解释 把枕头垫得高高的;无忧无虑睡大觉。原形容平安无事;不必担忧。后也指思想麻痹;放松警惕。

出处 《旧五代史 世袭传二 高季兴》:“且游猎旬日不回,中外之情,其何以堪,吾高枕无忧矣。”

例子 孔明已死,我等皆高枕无忧矣。(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四回)

辨形 “忧”,不能写作“优”。

辨析 高枕无忧和“万事大吉”;都可形容不会出什么问题;可以安心。但高枕无忧偏重于思想上放松警惕;麻痹大意;“万事大吉”偏重在事情已顺利完成;不会出问题。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状语;用于劝告、指责等场合。

谜语 最快乐的睡眠

感情 高枕无忧是中性词。

繁体 高枕無憂

近义 无忧无虑麻痹大意

反义枕戈待旦

英语 sleep peacefully without anxiety; rest easy

俄语 почивáть на лáврах

日语 安定(あんてい)して心配(しんぱい)しない

德语 sich ein dickes Kissen unter den Kopf legen und sorglos schlafen(sich in Sicherheit wiegen)

法语 dormir sans inquiétude(dormir sur ses deuxoreilles)

国语辞典

【成语】:
【拼音】:gāo zhěn wú yōu
【简拼】:gzwy
【解释】:垫高枕头睡觉,无忧无虑。比喻思想麻痹,丧失警惕。
【出处】:《战国策•魏策一》:“事秦,则楚韩必不敢动,无楚韩之患,则大王高枕而卧,国必无忧矣。”
【示例】:孔明已死,我等皆~矣。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四回
【近义词】:无忧无虑、麻痹大意
【反义词】:枕戈待旦
【歇后语】:黄鼠冬眠;垫着被盖睡觉
【语法】:作谓语、状语;用于劝告、指责等场合
【英文】:sit back and relax
【日文】:安定(あんてい)して心配(しんぱい)しない
【法文】:dormir sans inquiétude
【德文】:sich ein dickes Kissen unter den Kopf legen und sorglos schlafen
【俄文】:почивáть на лáврах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齐国丞相孟尝君叫门客冯谖到薛地去收债并顺便带回家里没有的东西,冯谖到了薛地以孟尝君的名义免除了他们所有的债务,回来报告说买回一个“义”字。孟尝君被免职后回薛地居住,百姓热烈欢迎,冯谖建议还要办两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