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症下药

华陀(tuó)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他精通内、外、妇、儿、针灸(jiǔ)各科,医术高明,诊断准确,在我国医学史上享(xiǎng)有很高的地位。

华陀给病人诊疗时,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况,开出不同的处方。

有一次,州官倪(ní)寻和李延一同到华陀那儿看病,两人诉说的病症(zhèng)相同:头痛发热。华陀分别给两人诊了脉后,给倪寻开了泻药,给李延开了发汗的药。

两人看了药方,感到非常奇怪,问:“我们两人的症状相同,病情一样,为什么吃的药却不一样呢?”

华陀解释说:“你俩相同的,只是病症的表象,倪寻的病因是由内部伤食引起的,而李延的病却是由于外感风寒,着了凉引起的。两人的病因不同,我当然得对症下药,给你们用不同的药治疗了。”

倪寻和李延服药后,没过多久,病就全好了。

基本解释

拼音 ㄉㄨㄟˋ ㄓㄥˋ ㄒ一ㄚˋ 一ㄠˋ

解释 症:病症;下药:用药。医生针对病人的病情开方用药。比喻针对具体情况;采取具体有效措施。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41卷:“克己复礼,便是捉得病根,对证下药。”

例子 他也许要借这原始的集体的力给后代的散漫和萎靡来个对症下药吧。(朱自清《闻一多先生怎样走着中国文学的道路》)

辨形 “症”,不能写作“证”、“正”。

辨析 对症下药和“有的放矢”;都有“言论、行动有针对性”的意思。但对症下药偏重在针对不同的情况确定措施和办法;“有的放矢”偏重在有目的;有针对性。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歇后语 害什么病开什么方

谜语 医生开处方

感情 对症下药是褒义词。

繁体 對癥下藥

近义 因地制宜有的放矢

反义举措失当无的放矢

英语 prescribe medicine according to the disease

俄语 прописывать нужное лекáрство

日语 病症(びょうしょう)に応じて投薬(とうやく)する,具体的な情形に応じて救済(きゅうさい)の手段を取る

德语 die passende Arznei verabreichen

法语 prendre des mesurces appropriées(administrer le médicament selon la maladie)

国语辞典

【成语】:
【拼音】:duì zhèng xià yào
【简拼】:dzxy
【解释】:比喻针对事物的问题所在,采取有效的措施。同“”。
【出处】:《朱子语类》卷四一:“克己复礼,便是捉得病根,对证下药。”
【示例】:吴晗《多写一点杂文》:“抓住问题,~,是能够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果的。”
【近义词】:有的放矢、因地制宜
【反义词】:无的放矢、举措失当
【歇后语】:发疟疾吃奎宁;害什么病开什么方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采取有效的措施
【英文】:suit the remedy to the case
【日文】:病症(びょうしょう)に応じて投薬(とうやく)する,具体的な情形に応じて救済(きゅうさい)の手段を取る
【法文】:prendre des mesurces appropriées
【德文】:die passende Arznei verabreichen
【俄文】:прописывать нужное лекáрство
【成语故事】:三国时期,倪寻、李延都因头痛发烧去请名医华佗治病,华佗诊断两人病情后,给倪寻开了泻药的处方,给李延开发汗的药,两人感到奇怪。华佗认为倪寻病由内部伤食引起,李延则是外部感冒,两人吃药后立即见效,人们认为华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