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言令色

传说舜帝时期,皋陶和禹一起讨论治理国家的大事,皋陶认为按先王之道处理政务,大臣团结一致同心同德,作为帝王还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待人宽厚仁慈。禹补充说还要知人善任,有智慧的人才能用人得当,不会害怕那些花言巧语讨好的人。

基本解释

拼音 ㄑ一ㄠˇ 一ㄢˊ ㄌ一ㄥˋ ㄙㄜˋ

解释 令色:讨好的表情。形容用花言巧语和谄媚的态度讨好于人。

出处 《尚书 皋陶谟》:“何迁乎有苗,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

例子 (1)这个人常巧言令色,讨好他人,借以达到个人的某种目的。
(2)巧言令色者,多数是唯利是图的势利小人。

正音 “色”,不能读作“shǎi”。

辨形 “令”,不能写作“另”。

辨析 见“能说会道”。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谜语 七月谈秋景

感情 巧言令色是贬义词。

近义 甜言蜜语花言巧语

反义开诚布公推心置腹

英语 clever talk and an ingratiating manner

日语 巧みなことばと媚(こ)びる顔付(かおつ)き

国语辞典

【成语】:
【拼音】:qiǎo yán lìng sè
【简拼】:qyls
【解释】:巧言:花言巧语;令色:讨好的表情。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
【出处】:《尚书•皋陶谟》:“何畏乎孔壬。”
【示例】:你敢于~,惑吾众听耶?(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八十八回)
【近义词】:花言巧语、甜言蜜语
【反义词】:推心置腹、开诚布公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迷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