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意忘形

阮籍,陈留尉氏(今河南尉县)人,又名嗣宗,是魏晋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他从小失去父亲,家境贫寒。但他勤奋好学,后来终于成为当时著名的隐士。阮籍本来很有抱负,希望能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但他对执政的司马氏集团非常不满,又不敢明白地表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只得采取明哲保身态度,或者闭门读书;或者纵情于山水;或者酣醉不醒;或者缄口不言。此外,他还以写诗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想法。如:在非常著名的《咏怀诗》八十二首中,阮籍就用迂回含蓄的语言来表达了忧国和避世的心情。他的好友嵇康和他一样,也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对司马家族的统治也抱有轻蔑和厌恶的态度。除嵇康外,阮籍的好友还有山涛、向秀、刘伶、王戎以及自己的侄子阮咸。他们七个人经常聚在一起,在山阳竹林之下,闲谈、狂饮、作诗、弹琴,高兴时就纵声狂笑,不高兴时就痛哭一场,被世人称为“竹林七贤”。在这七人当中,阮籍大概是最为疯癫的了,尤其是在喝醉的时候,常常哭笑无常。因此史书中描写他时说到“当其得意,忽忘形骸”

基本解释

拼音 ㄉㄜˊ 一ˋ ㄨㄤˋ ㄒ一ㄥˊ

解释 形:形骸指自身的存在。高兴得控制不住自己;失去常态。形容浅薄的人稍稍得志就忘记了应持的态度。

出处 《晋书 阮籍传》:“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

例子 他把科长看成有天那么大,把他和科长连在一块,他没法不得意忘形。(老舍《四世同堂》三十二)

正音 “得”,不能读作“dě”、“de”。

辨形 “形”,不能写作“行”。

辨析 得意忘形和“得意洋洋”;都有“称心如意;非常得意”的意思。但得意忘形的语义重;侧重在得意的程度;多指浅薄的人稍稍得意;就忘乎所以失去常态;多用来指一般人得意的样子。

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歇后语 白娘子痛饮雄黄酒

谜语 神似;抽象画

感情 得意忘形是贬义词。

近义 趾高气扬忘乎所以自鸣得意得意洋洋

反义心灰意冷怅然若失

英语 get dizzy with success

俄语 быть вне себя от рáдости

日语 有頂天(うちょうてん)になる

德语 vor Erfolgen von Schwindel befallen sein(in übermütiger Laune)

法语 avoir le vertige de son succès

国语辞典

【成语】:
【拼音】:dé yì wàng xíng
【简拼】:dywx
【解释】:形:形态。形容高兴得失去了常态。
【出处】:《晋书•阮籍传》:“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
【示例】:他把科长看成有天那么大,把他和科长连在一块,他没法不~。 老舍《四世同堂》三十二
【近义词】:忘乎所以、自鸣得意、得意洋洋
【反义词】:怅然若失、心灰意冷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忘乎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