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来之食

成语名字:

嗟来之食

成语发音:

jiē lái zhī shí

成语词性:

贬义

基本解释

拼音 ㄐ一ㄝ ㄌㄞˊ ㄓ ㄕˊ

解释 嗟:不礼貌的招呼声。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檀弓下》:“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

例子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十五回)

正音 “嗟”,不能读作“jué”。

辨形 “嗟”,不能写作“蹉”、“磋”。

用法 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

感情 嗟来之食是贬义词。

繁体 嗟來之食

近义 残羹冷炙、盗泉之水

英语 a handout

国语辞典

【成语】:
【拼音】:jiē lái zhī shí
【简拼】:jlzs
【解释】: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
【出处】:《礼记•檀弓下》:“予唯不食,以至于斯也!”
【示例】: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十五回
【近义词】:盗泉之水、残羹冷炙
【语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带有侮辱性的

成语故事
有关 嗟来之食 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