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安民泰

成语名字:

国安民泰

成语发音:

guó ān mín tài

成语词性:

中性

基本解释

拼音 ㄍㄨㄛˊ ㄢ ㄇ一ㄣˊ ㄊㄞˋ

解释 安:安定;泰:平安。国家太平,人民安乐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90回:“再拈信香一炷,愿今国安民泰,岁稔年和,三教兴隆,四方宁静。”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国家太平。

感情 国安民泰是中性词。

近义 国泰民安

反义兵荒马乱国破家亡、国弱民穷

国语辞典

【成语】:
【拼音】:guó ān mín tài
【简拼】:gamt
【解释】:安:安定;泰:平安。国家太平,人民安乐。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90回:“再拈信香一炷,愿今,岁稔年和,三教兴隆,四方宁静。”
【示例】:
【近义词】:国泰民安
【反义词】:兵荒马乱、国弱民穷、国破家亡
【语法】: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国家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