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不二价

成语名字:

市不二价

成语发音:

shì bù èr jià

成语词性:

中性

基本解释

拼音 ㄕˋ ㄅㄨˋ ㄦˋ ㄐ一ㄚˋ

解释 指买卖公道,不相欺诈。形容社会风气好。同“市无二价”。

出处 《三国志 魏志 王烈传》“卒于海表”裴松之注引《先贤行状》:“烈居之历年,未尝有患。使辽东强不凌弱,众不暴寡,商贾之人,市不二价。”

例子 古者天子取诸侯之土以为国均,则市不二价,四民常均。宋 苏轼《御试制科策

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社会风气好。

感情 市不二价是中性词。

繁体 市不二價

近义 市无二价

国语辞典

【成语】:
【拼音】:shì bù èr jià
【简拼】:sbej
【解释】:指买卖公道,不相欺诈。形容社会风气好。同“市无二价”。
【出处】:《三国志•魏志·王烈传》“卒于海表”裴松之注引《先贤行状》:“烈居之历年,未尝有患。使辽东强不凌弱,众不暴寡,商贾之人,。”
【示例】:古者天子取诸侯之土以为国均,则~,四民常均。 宋·苏轼《御试制科策》
【近义词】:市无二价
【语法】:作宾语、定语;指社会风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