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钵相承

成语名字:

衣钵相承

成语发音:

yī bō xiāng chéng

成语词性:

中性

基本解释

拼音 一 ㄅㄛ ㄒ一ㄤ ㄔㄥˊ

解释 衣钵:僧尼穿的袈裟和盛饭的器皿。比喻技术、学术的师徒相传与继承。

出处 郭沫若韩非子的批判》:“韩非书中屡次引用申子,正表明其衣钵相承。”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技术、学术等。

感情 衣钵相承是中性词。

近义 衣钵相传

国语辞典

【成语】:
【拼音】:yī bō xiāng chéng
【简拼】:ybxc
【解释】:中国禅宗师徒间道法传授,常常举行授与衣钵的仪式。比喻技术、学术的师徒相传。
【出处】:《旧唐书•神秀传》:“昔后魏末,有僧达摩者,本天竺王子,以护国出家,入南海,得禅宗妙法,云自释迦相传,有衣钵为记,世相付授。”
【示例】:由此道者无不各得其所欲而去,~,牢结而不可解。 刘德桂《嘉庆皇帝》第二十节
【近义词】:衣钵相传
【语法】:作谓语、定语;用于技术、学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