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死

词典解释

1.三种死罪。《左传·哀公十五年》:“三死无与。” 杜预 注:“三死,死罪三。”

2.指非命而致死的三种原因。 汉 刘向 《说苑·杂言》:“人有三死,而非命也,人自取之。夫寝处不时,饮食不节,佚劳过度者,疾共杀之。居下位而上忤其君,嗜欲无厌而求不止者,刑共杀之。少以犯众,弱以侮强,忿怒不类,动不量力者,兵共杀之。”

词典名字:

三死

词典发音:

sān sǐ

国语辞典
1.三种死罪。 2.指非命而致死的三种原因。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三种死罪。

左传·哀公十五年》:“三死无与。”
杜预 注:“三死,死罪三。”

⒉  指非命而致死的三种原因。

刘向 《说苑·杂言》:“人有三死,而非命也,人自取之。夫寝处不时,饮食不节佚劳过度者,疾共杀之。居下位而上忤其君,嗜欲无厌而求不止者,刑共杀之。少以犯众,弱以侮强,忿怒不类,动不量力者,兵共杀之。”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三死

  • 出自《左传·哀公十五年》:“三死无与。” 杜预 注:“三死,死罪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