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里迓鼓

词典解释

乡间俗曲。亦自谦音乐的俚俗、不高明。

词典名字:

乡里迓鼓

词典发音:

xiāng lǐ yà gǔ

国语辞典
乡间俗曲。亦自谦音乐的俚俗﹑不高明。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乡间俗曲。亦自谦音乐的俚俗、不高明。

《老残游记》第九回:“申公 在省城里,弹好琴的多着呢,何必听我们这个乡里迓鼓。”
戴鸿森 注:“乡里迓鼓,即‘村里迓鼓’, 元 曲曲牌名。‘迓鼓’原义当是衙鼓’,意思是乡里人仿效官衙排场不伦不类,此处用来自谦音乐的俚俗,将为人见笑。”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乡里迓鼓

  • 迓鼓,始于宋,兴盛于明清,是活跃在山西省的地方民间祭祀活动。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