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加

词典解释: wǔ jiā 1.亦作"五茄"。 2.灌木,有刺或无刺。掌状复叶,夏开黄绿色花,核果球形。根皮和茎皮称皮,可入药。新叶亦可食用。因以五叶交加者为上品,故名。国语辞典注音 ㄨˇ ㄐㄧㄚ  拼音 wǔ jiā植物名。科屬,落葉灌木。高約二公尺。枝幹生刺,掌狀複葉,邊緣有鋸齒,新葉可食,初夏開黃綠小花。果實色黑,為球形漿果。根皮可浸酒、入藥,有袪風溼、壯筋骨的藥效。亦稱為「五花」。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350页 第1卷 350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380页

词典名字:

五加

词典发音:

wǔ jiā

国语辞典
  • 亦作“五茄”。
  • 基本解释

    五加[ wǔ jiā ]

    ⒈  植物名。五加科五加属,落叶灌木。高约二公尺。枝干生刺,掌状复叶,边缘有锯齿,新叶可食,初夏开黄绿小花。果实色黑,为球形浆果。根皮可浸酒、入药,有袪风湿、壮筋骨的药效。

    英语Acanthopanax gracilistylus

    德语Eleutherococcus gracilistylus

    法语Eleutherococcus gracilistylus

    引证解释

    ⒈  亦作“五茄”。灌木,有刺或无刺。掌状复叶,夏开黄绿色花,核果球形。根皮和茎皮称五加皮,可入药。新叶亦可食用。因以五叶交加者为上品,故名。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三·五加》。

    北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地榆》:“﹝地榆﹞其实黑如豉……与五茄煮服之可神仙。”
    南朝 梁元帝 《金楼子·志怪》:“寧得一把五加,不用金玉满车。”
    唐 柳宗元 《同刘二十八院长寄张使君八十韵》诗:“香饭菰米,珍蔬折五茄。”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五加

  • 五加又名五叶路刺、白刺尖,属伞形目,五加科灌木,高2-3米;节上通常疏生反曲扁刺。花黄绿色;萼边缘近全缘或有5小齿;果实扁球形,长约6毫米,宽约5毫米,花期4-8月,果期6-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