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宫

词典解释: biàn gōng 1.古代七声音阶中的第七音级,比"宫"低半音。国语辞典注音 ㄅㄧㄢˋ ㄍㄨㄥ  拼音 biàn gōng七音之一。宮的變聲,聲調接近宮聲而稍高。宋代常借用閏字來表示此一音階,故或稱為「閏宮」。

词典名字:

变宫

词典发音:

biàn gōng

国语辞典
1.古代七声音阶中的第七音级,比"宫"低半音。
基本解释

变宫[ biàn gōng ]

⒈  七音之一。宫的变声,声调接近宫声而稍高。宋代常借用闰字来表示此一音阶,故也称为「闰宫」。

引证解释

⒈  古代七声音阶中的第七音级,比“宫”低半音。参阅 宋 蔡元定 《律吕新书》。

《后汉书·律历志上》:“以黄钟为宫,太蔟为商,姑洗为角,林钟为徵,南吕为羽,应钟为变宫,蕤宾变徵。”
洪深 《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下篇四:“关于南北曲的不同,是南曲不用变宫变徵,即无工尺谱中‘’‘’二音。”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变宫

  • 古代七声音阶中的第七音级,称“变宫”。古音阶中的“二变”之一。变宫是宫音下方的小二度。即唱名si 。羽音与宫音之间的乐音。宋人有称其为“闰宫”者。在十二律,有指较宫音下一律之音(相当于si),有以变宫为主音为结声构成的调(式)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