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逆

词典解释

共同叛逆。 《晋书·刘聪载记》:“今 司马氏 跨据 江 东, 赵固 、 李矩 同逆相济,兴兵聚众者皆以 子鄴 为名,不如除之,以絶其望。”《南史·宋纪下》:“﹝ 泰始 元年﹞甲申, 郢州 刺史 安陆王 子绥 、 会稽 太守 寻阳王 子房 、 临海王 子頊 并举兵同逆。”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兵部·西南诸捷》:“癸未之 缅甸 大酋 莽瑞体 反,纠 陇川 酋 岳凤 同逆。”

词典名字:

同逆

词典发音:

tóng nì

国语辞典
共同叛逆。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共同叛逆。

《晋书·刘聪载记》:“今 司马氏 跨据 江 东, 赵固、李矩 同逆相济兴兵聚众者皆以 子鄴 为名,不如除之,以絶其望。”
南史·宋纪下》:“﹝ 泰始 元年﹞甲申, 郢州 刺史 安陆王 子绥、会稽 太守 寻阳王 子房临海王 子頊 并举兵同逆。”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兵部·西南诸捷》:“癸未之 缅甸 大酋 莽瑞体 反,纠 陇川 酋 岳凤 同逆。”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同逆

  • tóng nì ㄊㄨㄙˊ ㄋㄧˋ
  • 同逆
  • 共同叛逆。《晋书·刘聪载记》:“今司马氏跨据江东,赵固、李矩同逆相济,兴兵聚众者皆以子邺为名,不如除之,以绝其望。”《南史·宋纪下》:“﹝泰始元年﹞甲申,郢州刺史安陆王子绥、会稽太守寻阳王子房、临海王子顼并举兵同逆。”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兵部·西南诸捷》:“癸未之缅甸大酋莽瑞体反,纠陇川酋岳凤同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