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嘉仓

词典解释

唐东都洛阳粮仓。在今河南洛阳市隋唐洛阳内皇城外东北方。原为含嘉城,筑于隋大业间(605—617)。唐初置为东都洛阳的粮仓。唐前期因三门峡险阻,东方漕粮多储藏于此。天宝八载(公元749年)储粮达五百八十余万石。为当时全国粮仓中最大者。开元年间(713—741)裴耀卿整顿漕运后,地位渐为汴口的河阴仓所替代。1969年发现粮仓遗址,仓城面积达45万余平方米。

词典名字:

含嘉仓

词典发音:

hán jiā cāng

国语辞典
  • ·时粮仓名。
  •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隋 唐 时粮仓名。嘉,一本作“”。

    通典·食货十》:“自 河阴 候水涨涸,漕送 含嘉仓。”
    《通典·食货七》:“隋 氏 西京 太仓, 东京 含嘉仓、洛口仓,华州 永丰仓,陕州 太原仓,储米粟多者千万石,少者不减数百万石。”
    曾巩 《汴水》:“江 南租船,自 淮 西北泝 鸿沟,转相输纳於 河阴、含嘉、太原 等仓,凡三年,运米七百万石者, 唐 开元 之际也。”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历代漕运考》:“《六典》:东都 曰 含嘉仓。自 含嘉仓 转动,以实京之太仓。”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含嘉仓

  • 含嘉仓,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代国家粮仓,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北,始建于605年(隋大业元年),从唐朝开始大规模存粮、开始成为国家的大型粮仓,历经唐、北宋500余年,后来废弃。现代考古证实仓城东西长612米,南北宽710米,总面积43万平方米,共有圆形仓窖400余个。大窖可储粮1万石以上,小窖也可储粮数千石。唐天宝8年总储粮量约为5833400石。被称为中国古代最大的古代粮仓。
  •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含嘉仓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