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雇

词典解释

中国历史上官府的雇佣劳动。封建社会前期,官府所需工匠大都直接强制手艺工人承充。唐官府手工业中大部分是服徭役的*番匠,但已有官府出资雇用的明资匠、巧儿匠等。玄宗时用和雇方式召募的建筑工达一万三千人之多。宋雇用工匠更多,称为*募匠。明嘉靖以后官府手工业大都雇用工匠。清不仅官府手工业和衙门差役用雇佣形式,各项大劳作如河工、水利、军事运输和营造等,也规定发给工食,募民承充。

词典名字:

和雇

词典发音:

hé gù

国语辞典
古代官府出价雇用人力。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同“和雇”。

《续资治通鉴·宋孝宗淳熙九年》:“﹝三月﹞甲申, 金 主諭户部:‘今岁行幸 山后 所须,并不得取之民间;即所用人夫,并以官钱和僱。’”
古代官府出价雇用人力。 唐 魏徵 《十渐疏》:“杂匠之徒,下日悉留和雇;正兵之辈,上番多别驱使。”
苏辙 《论雇河夫不便札子》:“兼访闻 河 上人夫亦自难得,名为和雇,实多抑配。”
《元史·世祖纪十三》:“近制,和雇、和买不及军家,今一切与民同。”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和雇

  • 亦称“募匠”。历代官府出钱雇用技工、民匠从事劳役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