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配

词典解释

亦称“桩配”、“散配”、“抑勒”。中国历史上政府强行摊派捐税、借贷和购销货物的办法。《宋史·食货志下四》北宋政和七年(1117年)诏:“昨改盐法,立赏至重,抑配者多,计口敷及婴孩,广数下逮驼畜,使良民受弊,比屋愁叹。”

词典名字:

抑配

词典发音:

yì pèi

国语辞典
强行摊派。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强行摊派。

唐 陆贽 《贞元九年南郊大赦天下制》:“已后官司应有市糴者,各须先付价直,不得赊取抑配。”
苏辙 《论雇河夫不便札子》:“兼访闻河上人夫,亦自难得,名为和雇,实多抑配。”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大学·补传五》:“若 王介甫 散青苗钱,当其始散,或踊跃而愿得之,迨其既散,或亦因之而获利,未尝一出於抑配。”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一章第二节:“官府还向商行抑配科差,或借口军需,向商人借钱。”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抑配

  • 抑配,yì pèi ㄧˋ ㄆㄟˋ,强行摊派。 唐 陆贽 《贞元九年南郊大赦天下制》:“已后官司应有市籴者,各须先付价直,不得赊取抑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