噤口

词典解释: jìn kǒu 1.闭口不言﹑不叫。 2.痢疾患者不想进饮食的症状。国语辞典注音 ㄐㄧㄣˋ ㄎㄡˇ  拼音 jìn kǒu閉口、閉嘴。▶ 《史記.卷一○一.袁盎鼂錯傳》:「臣恐天下之士,不敢復言也!」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3921页 第3卷 515

词典名字:

噤口

词典发音:

jìn kǒu

国语辞典
  • 闭口不言、不叫。
  • 痢疾患者不想进饮食的症状。
  • 基本解释

    噤口[ jìn kǒu ]

    ⒈  闭口、闭嘴。

    《史记·卷一〇一·袁盎鼌错传》:「臣恐天下之士噤口,不敢复言也!」

    引证解释

    ⒈  闭口不言、不叫。

    史记·袁盎晁错列传》:“且臣恐天下之士噤口,不敢復言也!”
    梅尧臣 《九月十八日山中见杜鹃花复开》诗:“春鸟各噤口,游子还家。”
    郁达夫 《采石矶》一:“无论何人对他说话,他总是噤口不作回答的。”

    ⒉  痢疾患者不想进饮食的症状。

    《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痢疾总括》:“噤口饮食俱不纳。”
    注:“噤口痢者,下利不食或呕不能食也。”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噤口

  • 噤口是指闭口不言、不叫。出处《史记·袁盎晁错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