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礼

词典解释

政府迎送国君或接待来使的礼仪。

词典名字:

国礼

词典发音:

guó lǐ

国语辞典
政府迎送国君或接待来使的礼仪。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政府迎送国君或接待来使的礼仪。

史记·晋世家》:“宋襄公 新困兵於 楚,伤於 泓,闻 重耳 贤,乃以国礼礼於 重耳。”
司马贞 索隐:“以国君之礼礼之也。”
梅尧臣 《送祖择之学士北使》诗:“燕山苦寒, 汉 使涉穷腊……见其酋长时,国礼何勤纳。”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国礼

  • 国礼:汉语词语
  • 国礼:电影
  • 国礼 (汉语词语)

  • 以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或以国家和国家政府名义互赠的礼品,均可称为国礼。
  • 作为体现国家形象与政治语言的国礼,可谓五花八门:
  • 有的是名副其实的“国宝”,有的是传统的土特产品和珍奇异宝,也有令人诧异的特色礼品。亚洲国家常送古董或良种马;非洲国家爱送镶着宝石的象牙;南美国家则喜欢以镶有玛瑙的铠甲送人。意大利领导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对外赠送的国礼是艺术大师米开朗琪罗作品的银制复制品;英国首相赠送的则是为来宾专门制造的带有英国象征的器皿,而且绝无重样。镀金兰花是新加坡政府为领导人出访准备的特选礼品;约旦国王爱送本国出产的橄榄油;阿富汗前总统卡尔扎伊喜欢送手工刺绣地毯。 与此同时,赠送国礼的相关仪式也简化了,比如以前是要领导人亲自赠送的,现在可以由两国的礼宾司司长代劳交换礼物,也不用礼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