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纛

词典解释: dà dào 1.军中或仪仗队的大旗。国语辞典注音 ㄉㄚˋ ㄉㄠˋ  拼音 dà dào古代節度使儀從後的大旗。▶ 宋.歐陽修〈相州晝錦堂記〉:「然則高牙,不足為公榮。」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3147页 第2卷 1403

词典名字:

大纛

词典发音:

dà dào

国语辞典

大纛 dàdào

[big banner] 古代行军中或重要典礼上的大旗

基本解释

大纛[ dà dào ]

⒈  古代节度使仪从后的大旗。

宋·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然则高牙大纛,不足为公荣。」

引证解释

⒈  军中或仪仗队的大旗。

欧阳修 《昼锦堂记》:“然则高牙大纛,不足为公荣;桓圭袞冕,不足为公贵。”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六:“乾 嘉 以来,朝士宗尚 汉 学,承学之士,翕然从风,几若百川之朝东瀛,三军之随大纛。”
鲁迅华盖集·忽然想到十一》:“但独有狐鬼却仍在死尸上往来,从从容容地树起它占领一切的大纛。”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大纛

  • 大纛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dà dào,指古代行军中或重要典礼上的大旗。出自宋·欧阳修《昼锦堂记》:“然则高牙大纛,不足为公荣;桓圭衮冕,不足为公贵。”